下载此文档

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急救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院前急救、分诊、运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实验组患者的缓解疼痛时间(±)min、住院时间(±)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缓解疼痛时间(±)min、住院时间(±)d,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路径,缩短了急救时间与治疗时间,大大提高了存活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急救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
前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突然且迅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救治,能够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同时还需保证急救操作的准确[1]。据统计,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前死亡,故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探究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5例与21例,年龄为38-78岁,平均年龄为(±)岁;心脏功能分级I级与II级分别为31例15例;梗死部位前臂、下壁、前间壁、下后壁分别为19例、16例、8例与3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分别为26例、14例与1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7例与19例,年龄为39-77岁,平均年龄为(±)岁;心脏功能分级I级与II级分别为30例16例;梗死部位前臂、下壁、前间壁、下后壁分别为20例、17例、7例与2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分别为28例、13例与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 > )。
排除与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2]:均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且均被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发病时间在12小时以内,未出现心脏骤停、休克等临床表现,患者及其家属熟知本次探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心脏功能缺失、精神障碍、肝脏功能障碍等疾病患者。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在接到患者打来的电话,立即出车到达现场,将患者送至救护车,并在转运途中实施急救措施。
给予实验组急救护理路径[3]:1-3分钟,在接到患者电话到达现场,在此过程中与患者进行电话沟

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90 KB
  • 时间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