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积雨辋川庄作-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积雨辋川庄作-说课稿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各位评委们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积雨辋川庄作》(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说 教 材
1、教材的地位
本文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推荐作品的第一首诗。该单元以“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为主题展开。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2、教材的特点和作用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蓝田烟雨图》已经失传,但此诗与其所描写的意境相似。
《积雨辋川庄作》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一主题的典范之作。这首诗主要通过描绘久雨中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风光,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淡泊自然的心境。
3、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这篇诗歌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诗歌寓意。
2、领略诗歌的绘画美。
3、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这首诗是通过意象描绘画面来表达情感,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领略诗歌的绘画美。
由于学生对于诗歌鉴赏方法掌握还不是很熟练,我将本课的学习难点确定为: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说教法、学法:
1、教学时数:一课时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
3、教学方法:诵读法(通过吟诵,让学生自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的激发);讨论法(通过学生相互讨论,互相补充,有助深入全面理解诗歌情感);点拨法(学生陷入迷途时,适时的点拨启发,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
4、学习方法: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导入新课(2分钟)
由隐士这个特殊的阶级引入,中国的隐士可以分为三个阶层:小隐、中隐、大隐。从而引出王维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大隐的人中的一员。接着点出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积雨辋川庄作》。
设计缘由:“隐士”这个词在学生心中有一定的神秘感,用“隐士”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二:认识作者及时代背景。(3分钟)
这一环节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发言完成。既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课前预习的情况。
环节三:诵读感悟(5分钟)
诗歌重在诵读。首先设计由两名同学来读。比较一下哪位同学读得好,初步感受诗歌意境。然后师生共同欣赏配乐朗诵《积雨辋川庄作》。最后配乐集体朗读,加深理解。
设计缘由: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初步解决学习重点。
环节四:研读赏析(20—25分钟)
本环节主要围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来展开。围绕这个主题,提

积雨辋川庄作-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16581885
  • 文件大小2.54 MB
  • 时间2021-07-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