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越多越好吗? 福利, 对于很多员工, 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员工来说, 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 比如班车、提供午餐等,并不觉得这是一种保障或是激励。同时,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福利只是一种成本, 或者是基于法规和制度而不得不设立的, 比如四险一金、五险一金。显然, 上述的观点是错误或是片面的。员工在享受福利的时候没有想“企业为什么要给我这些福利?凭什么我会享受这些福利? ”而企业在设置福利项目的时候也不去研究福利的功能, 以及设置这些福利所要产生的效果。尤其是后者, 员工对福利的认识不清, 主要是企业在设置福利的时候目标不明确,设置的方法不科学,以致于福利的功能没有得到体现。福利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是“保障”,保障员工应享受的权利,生活的稳定,以及解决后顾之忧;也有人说是“激励”,用福利项目将员工区分开来,体现多劳多得、能者多得。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现在我们说福利的功能就是保障与激励相结合。但这时又产生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企业要给员工上保险,为什么要分房、分车?直接把现金给员工,让他们自己去上保险, 自己去买房买车,不也同样能起到保障和激励的作用吗? 为什么要设福利一般来讲, 当一个企业设立福利的时候, 可能会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它有一个规模经济的问题, 为什么很多情况之下人们要靠集体的力量去做一件事, 而不是让每一个员工单独去做一件事?因为如果企业集中起来做,会做得非常专业,做得非常经济有效。所以这种情况之下不是给员工一百块钱让他自己去买一份东西, 或者买一份保险, 而是要由企业统一来做这件事情。这就是第一个原因, 从经济有效性出发考虑。第二, 设立福利往往更多隐含了很多企业文化的因素在里面, 它有很多人性化的东西, 这种人性化的东西对于企业保留吸引员工, 都是非常重要的。给员工一百块钱和送员工一件礼物, 或者带员工一起出去吃一顿饭,两者带来的感觉差异是非常大的。有的企业知道为什么要设立福利, 也明确福利的功能是保障和激励, 但在福利设计和管理的实际操作中还是遇到了问题。一方面企业花了很高的成本, 觉得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另一方面, 调查显示, 员工却不太满意, 也就是福利项目和员工之间缺乏一致性, 致使福利的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那么, 如何去设计一个员工自己特别想要的福利, 或者说如何建立具有保障与激励双重功效的福利体系呢? 目前企业福利设计的一般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基于相关法规和制度,这是比例最高的一类。有的企业,设计福利体系只是保证自己不违法,按照法律和制度的要求提供给员工相应的保障,比如四险一金。 2 、基于企业的承受能力,在符合相关法规制度的基础之上,根据企业的承受能力适当做一些调整,或者补充。 3 、基于行业的一般做法,根据行业内其他企业的一般做法,其他企业设立了这个福利项目,我这个企业也要设。 4 、基于企业文化,把企业建成一个家,让员工有归属感,让他们认同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增加很多补充项目,比如集体性活动等等。中西方福利体系的差异, 有两点是非常明显的: 对于内资企业来讲, 很多情况之下都是基于保障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它们从这个角度去设计自己的福利体系, 主要的也就是四险一金, 或者五险一金。以法规和制度为主要依据, 而且很多情况之下把福利作为一种成本来看待, 考虑的是怎么来控制成本。对于外资企业
福利越多越好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