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读书心得.doc国学读书心得
篇一: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前言:2010年秋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现将本期学习国学工作 总结如下,学习国学心得体会。(其实也就是前些时候所写的几篇相 关日志重新编辑了一下下,各位见笑了)。中华文明渊远流长,博大 精深,学点国学,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是大有好处的。
一、为什么要学国学
看过一部电影,那位土里土气的婆婆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善 良正直慈爱勤劳节俭,最终赢得了洋媳妇的尊敬和依赖。从某种意义 上说,土婆婆是学习国学和运用国学的典范,如果她一味依照洋媳妇 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让自己去适应洋媳妇,她一定会输掉这场P k赛。
我们学习国学,就是为了汲取先贤们的知慧和经验。父母教育子 女,闺女出嫁时母亲的叮嘱,很多话其实都源于国学经典。唐代著名 诗人韦应物:“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 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 见尔当何秋。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诗中韦应物对即将嫁到杨家去的女儿,洒泪送别之余,再三嘱 咐她要勤俭,孝顺,遵守妇道。今人读到“孝恭遵妇道”时往往横加 指责,认为这是封建思想,其实这就是国学,很好的传统文化。没有 哪位母亲希望自己的女儿红杏出墙吧?
深入学习国学,能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使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 更加合乎规范。
对于普通百姓,我们学国学不要想着一口吃个大胖子,梦想成为 国学大师,这样的理想虽然远大,却永远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国 学经典浩如烟海,我们穷毕生精力,也只能略知一二,所以不能贪多 求全。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又曰:朝闻道,夕可死矣。
学国学,乐国学。
二、学国学学什么
(一) 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促进个体发展的作用
.倡导培养志道弘毅的志士和君子的教育目的
.实施以道德教育为重心的丰富的教育内容
.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
(二) 反映了孔子的师德修养
.立志有恒,加强修养
.自省自克,改过迁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相信学生,鼓励学生
.不断学习,努力创新
(三)反映了孔子的教学艺术
1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学思结合
.学以致用
.学而时习
•诚实谦虚
个人以为,学国学是接受薰陶,不是被学习,不是为学国学而学 国学。学国学就是要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什么是国学精髓呢? 国学的核心思想,用一句话来讲就叫:顺天理、尽人心。什么意思呢? 外应天理(宇宙的自然运行规律),内应良心。夕卜,顺从自然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内,尽到良心的责任和义务。是谁在外应自然规 律?是谁能尽到人心?不是国学,而是人自己、是人本身、本心。所 以,脱离人心谈国学就是一具僵尸。学国学的目的也就是为了修身养 性。
九月学国学,十月考国学,教师们的本事真是不小!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现在的情形让我想起一本小说里的人物对话,某书记对女部下说:“来, 我把精髓传给你!”呵呵〜〜
三、 怎样学国学
学国学,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了应付考试而 学,急功近利肯定学不好,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步培养对国学 的兴趣,学思结合,这虽是老生常谈,却是学习的不二法门。
解决了为什么学和学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如何学国学的问题 了。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上中学的时候,在某一堂自己不喜欢的课 上,就偷偷拿出小说书来看,教师的话充耳不闻,甚至教师走到你跟 前来伸手取出你放到课本下面的小说时,你才如梦方醒,这可能算是 读书的最高境界了。你沉浸在小说描绘的世界里,如痴如醉,心潮澎 湃。我读师范校的时候,一次上马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时, 偷看,也被高度近视的老师发现过,当他走到身边的时候,我灵机一 动,把一本主动奉上,金庸先生才逃过一劫。到现在我也这样认为, 金庸先生的小说里讲述了宋、明、清的历史,诠释了爱国主义和英雄 主义,成为金庸迷们了解历史、提高政治素养和文学修养的一条途径。
四、 学习体会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代守藏室之史官也。老子 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上都是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老子是人, 但要从宗教文化去研究,他又是神,是道教的教主,被尊称为老君爷。 老子留下的五千言,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大宝藏,也是中国哲学 本体论的第一部名著。在一书中,“道”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它具 有自然无为,无形无名,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又不可言说的特性;
国学读书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