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9诗文相融情景同现.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文相融情景同现
《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所说“每逢佳节倍
思亲”这句诗的意思。
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
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
2、尊重学生个性感悟,并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对
诗文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调动感情,导入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王维是唐代一位大
诗人。他写过首有名的诗,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课
文用人们最熟悉的一句诗作为课题,读:
(指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学生齐读。 )
2、我们还知道,课文是紧紧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对,紧
紧围绕“思亲”这个词来写的(教师在板书课题“思亲”下
加着重号) 。
二、情景同现,读文悟情。
过渡:诗人王维为什么会思念亲人?(课件出示:?)
1、品读第一自然段。
( 1)来,带着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背后的
一段故事。你先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 2)听完了?你们说说看,王维为什么会思念家乡的亲人
呢?
( 3)老师听说三年级有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为了让自己孩
子的生活更幸福美好, 而双双外出打工的。 三 ( 6) 班有吗?
三( 6)班中有没有孩子曾离开过爸爸妈妈一段日子的?多
久?什么时候最想他们?想他们的时候,当时心情如何?
好,就是你来读。
评价:这个孩子才离开父母 × 天,而王维与他家人一
别已有两年。两年啊,七百多个日日夜夜。他的家在华山以
东的蒲州(板书:蒲州) ,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市;长
安则在华山以西(板书:长安) ,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两地相距有近 1000 里。当时的王维比你稍大一些, 15 岁的
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只身一人出外求学。这种对家乡、对
亲人的思念一直伴随在他的身边,一直伴随在他在长安的每
日每夜。你还想再读读这句话吗?试试。
带着份王维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我们一起读。 15 岁那年,
预备齐。
2、品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 仅仅是因为王维少小离家, 形单影只, 感到孤独寂寞,
所以才“思亲”。那“思亲”前的这个“倍”字又是什么意
思呢?对,更加。 (板书:更加。 )王维为什么会更加思念家
乡的亲人?是因为王维看到了——(生接:家家户户欢度节
日的情景。 )
( 1)是呀,有谁知道,王维在重阳节这天看见了怎样的情
景呢?
你来读。
出示: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
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 2)同学们,好好读读这段话。用心去读,用心去想,多
读几遍,读完后再想想。待会儿,老师要请你来所说,你读
了这段话,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交
流。 )
总结: 有人看到了——, 有人看到了——, 有人看到了——,
有人看到了——,这就是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啊!这段
话该怎么读呢?你再试试。
老师给你们配上段音乐,你们一起来试试。
(3) 过渡: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节日, 难怪王维会称它为“佳
节”。同学们,你刚才

2019诗文相融情景同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70 KB
  • 时间2021-07-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