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 2016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 9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I 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关于细胞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酶和激素中都不含核糖 B .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 C .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D .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是膜的组成和结构的相似性 2. 下列对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可作为糖参与细胞组成的一个证据 B .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 C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D .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 3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检测试管内梨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后观察颜色变化 B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检测酒精的存在,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C .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 1~2滴 50% 盐酸洗去浮色 D .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 a 含量最多 4 .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用无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临时装片时,可用高浓度( 质量浓度为 0. 075g / mL) 的胭脂红溶液作为外界溶液,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时,表皮细胞的液泡为红色 B .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时,表皮细胞内的无色区域变大 C .用不同浓度的胭脂红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D .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5 .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某种农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以此种方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实验自变量是() A. 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B .作物细胞液浓度 C .制备的系列浓度检测液 D .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 6 .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分别是() A. 丙酮酸、 CO 2 、葡萄糖 B .丙酮酸、葡萄糖、 CO 2 C. CO 2 、丙酮酸、葡萄糖 D .葡萄糖、丙酮酸、 CO 2 7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与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 ATP 的全部来源 B .稻田定期要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 C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相应的试剂检测有无 C0 2 产生 D .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内的生命活动都以 ATP 作为直接能源 8 .下列实验中科学家的使用手段或技术显著不同于其他的是() A. 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研究 B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C .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 .卡尔文探明 C0 2 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9 .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 .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 .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 .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10. 如图是某生物( 2n=4 )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 .图乙中①和②上相应位点如果出现基因 A、a ,一定是交叉互换产生的 C .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 数量分别为 2、4、4 D .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11.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 A. 遗传性状传递的规律 B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 C .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 D .生物性状表现的一般规律 12. 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 位于 X 染色体上。已知没有 X 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 染色体组成为 XO) 与正常灰色(t) 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A. 3/4 与 1:1 B. 2/3 与 2:1 :2D. 1/3 与 1:1 13.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 Aabb 和 AAbb 两种类型个体, Aabb:AAbb=1:2 ,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 1:1 ,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
衡水高三期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