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与预测策划书.doc市场调查与预测策划书
题目:
浅析“山寨文化”中草根性的合理性
班级:09国内旅行社
姓名:余迪明
学号:0918010090
目录
引言
1、
活动名称
2、
背景
3、
活动目的
4、
调查对象
5、
调查方法
6、
活动时间
7、
总体工作安排
8、
调查情况分析
9、
经费预算
10、
撰写调查报告
附:调查问卷
引言:“山寨” 一词是2008年至今从现实世界到网络世界人们 讨论最多的词语之一,从“山寨手机”至0 “山寨明星”、“山 寨名牌”,再到“山寨春晚”,山寨现象像一阵飓风席卷了人们 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现在已经达到了 “全民山寨”的程度。
“山寨”也由最初的一个名词,逐渐演变为一种现象,再上升为 一种文化。“山寨文化”可以追溯到IT产业兴起的那段时期。当 然,我们也可以浅显地理解为是经济飞速发展底下的衍生物。一 些文化精英继续固守着自己的评判标准,生产出传达意识形态 而又无法真正表达广大受众心声的文化作品。山寨文化满足了大 众物质及精神的需要,由此建构了一种不同于过去的话语等级与 话语秩序的大众与精英自由、平等的秩序,这无疑说明山寨文化 的存在尤为合理,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基础。因而很多人认为“山 寨文化”与“精英文化”是成立对立关系的,于是“山寨文化” 无形中被赋予“草根性”的头衔。然而,现实当中,很多假冒伪 劣产品就是打着“山寨文化”的旗号,借“草根性”作为其存在 的合理依据,在我们的生活中横行其道。让我们先来理解一下, 山寨文化被最广泛接纳的一种解释:山寨文化是指依靠仿制、戏 仿、恶搞等有争议手段活跃起来的、以游击文化和游民文化本性 实现短期生存的、在低端消费、边缘经济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的 环境下生成生长起来的、反社会文化主流的大众文化现象。从中 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很难界定,某些自己定位在“仿制、戏仿”
的产品,其实是否触及法律的底线呢?究竟,“山寨文化”的合 理外延,是否包括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山寨手机”“山寨名牌” 呢。是的话,我们又是否需要重新判定,究竟我们一直在讨论的
“草根性”,是否要重新定夺呢?
1、 活动名称:关于“山寨文化”中“草根性”合理性的调查
2、 活动背景:学者们在对“山寨文化”进行解读的时候,大 都抱着一种中立的态度,甚少出现极端的意见。但纵观笔者 所能翻阅到的文献,这些文献的研究都缺乏数据支撑,或者 本身的一些数据并不具备代表性。而其中大部分资料均言之 凿凿地承认了 “山寨文化”当中具备两个合理的成分。其一 是“山寨文化”能够促进创新,其二是“山寨文化”具备草 根性,反映了大众最基层的想法。他们更是乐意花费大量篇 幅去讨论”创新“这一块的内容,其实来来去去不过是文献 与文献资料与资料间的相互借鉴和补充,简单来说明白,除 了表达的形式有所区别之外,内容大同小异。而关于“草根 性”这一块,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他们持有相对肯定的 态度,然后往往最后只是一笔带过不作出详细论述。这点让 笔者感到奇怪,讨论“草根性”的问题并非无从入手,为何 单独关于“山寨文化”中“草根性”这一块的讨论少之又少 呢?
3、 调查对象:广州大学城的在校学生
4、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问法、抽样调查法
5、 活动时间:2011年
市场调查与预测策划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