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复习资料.doc一、 名词解释
1、 凝析气:当地下油气藏的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轻质液态炷逆蒸发形成气体,称为 凝析气。
2、 干酪根:沉积物或者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是原始有机质经过一定埋藏,在还原环境下 转化形成的大分了物质。
3、 生油岩:富含有机质并完成了生油过程的岩石。
4、 油气储集层:凡是能够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5、 有效孔隙度:指那些互相联通,并在一般压力条件下流体可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 石总体积之比。
6、 有效渗透率:在多相流体共存的情况下,岩石对其中某一项的渗透率。
7、 盖层: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中的油气使之免于向上逸散的不渗透地层。
8、 生储盖组合:剖面上紧密相邻的生油层、储集层、盖层三者的有效配置。
9、 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后的一切运移称为二次运移。
10、 圈闭:适于油气聚集成藏的场所。圈必的三要素:. 必须具备遮盖着储集层,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盖层。, 促使油气聚集的遮挡条件。
11、 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
12、 地质录井:系统搜集记录钻开地层的各种地质信息。
13、 井壁取心:利用测井电缆将取心器下到井中,按岩石电性特征定位,自下而上的从井壁 取出岩心的方法。
14、 岩屑:被钻头钻碎的地层岩石碎块。
15、 岩屑录井:地质人员在井口连续收集被钻井液从井底携带到地面的岩屑并从中提取地质 信息。
16、 迟到时间:岩屑由钻井液携带自井底上返到井口所需的时间。
17、 钻时:每钻一定厚度的岩层所需要的时间。
18、 气测录井:通过测定随钻井液带出的可燃气体的种类、含量以判断地层含油气情况的一 种录井。
19、 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手段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以查明地下地层分 布、地质构造,寻找油气藏的方法。
20、 试油:对有油气显示的可能油层进行产油能力、流体性质和油层特征的测定与试验。
21、 完井试油:在发现或者钻穿油气层以后,先进行完井,然后射开目的层,采用油管做油 气流出地面的通道,在套管井中或先期完成的裸眼井中进行的试油。
22、 中途测试:在钻进中一经发现油气层后,立即停钻并下入专门的测试仪器和地层封隔器, 采用钻杆做油气流出地面的通道,在裸井中进行的测试。
23、 油田动态:油田开采状况和地下油气水分布运动变化态势。
24、 油田静态:指油藏面积、储量、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在开发过程中基本不变的 参数或地质条件。
25、 油层对比:就是在邻井之间和研究区范围进行油层的横向连续性追踪。
26、 隔层:稳定分布于两个渗透性岩层中间的不渗透岩层。
27、 夹层:夹在连续油层内部的非有效油层。
28、 标准层:地层剖面上岩性特征突出、岩性稳定、电性特征明显、分布范围较广且厚度变 化不大的岩层。
29、 碳酸盐岩储集单元:在碳酸盐岩剖面中,具有储集层、渗透层、盖层和底层,能够储集 与保存油气的基本岩石组合。
30、 沉积微相:沉积亚相带内,具有独特岩性、岩石结构、构造、厚度、韵律性及一定平面 分布规律的最小沉积组合。
31、 储集层非均质性:储集层岩石地质、物理性质的空间变化性。
32、 正反韵律、复合韵律:(1)正:颗粒粒
石油地质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