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古典贸易模型 ---扩展和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收益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国贸原理新古典贸易模型
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定义要素收益
劳动收入:
W = P * MPL,
资本收益:
R = P * MPK
其中 P为产品的价格, MPi (i = L, K) 是要素i的边际生产率(要素的边际产量)
国贸原理新古典贸易模型
4 对每个国家要素收入的影响
一、短期影响(要素不能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
假设中国为劳动丰裕国家,出口大米进口钢铁,分析一下短期内各个行业和各种要素收益的影响
农业(生产大米):
Wr(上升)=Pr(上升)×MPL(不变)
Rr(上升)=Pr(上升)×MPK(不变)
工业(生产钢铁)
Ws(下降)=Ps(下降)×MPL(不变)
Rs(下降)=Ps(下降)×MPK(不变)
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该部门的两种要素回报均上升;进口竞争部门的产品价格下降,该部门的两种要素的回报均下降.
国贸原理新古典贸易模型
二、中期影响(劳动力可以在行业间流动,资本不流动)
国际贸易对各行业工资和利润的中期(包括短期)影响的公式表述:
农业(生产大米):
Wr(?)=Pr(短期上升)×MPL(中期下降)
Rr(上升)=Pr(短期上升)×MPK(中期提高)
工业(生产钢铁)
Ws(?)=Ps(短期下降)×MPL(中期提高)
Rs(下降)=Ps(短期下降)×MPK(中期下降)
在中期内,价格上升的行业(出口工业)中的不流动要素继续受益,价格下降的行业(进口行业)中不流动要素进一步受损。流动要素(劳动力)的收益不确定
国贸原理新古典贸易模型
三、长期影响 :(所有的要素均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国际贸易对各行业工资和利润的长期影响的公式表述:
农业(生产大米):
Wr(上升)=Pr(短期上升)×MPL(长期上升)
Rr( ?)=Pr(短期上升)×MPK(长期下降)
工业(生产钢铁)
Ws(?)=Ps(短期下降)×MPL(长期提高)
Rs(下跌)=Ps(短期下降)×MPK(长期下降)
国贸原理新古典贸易模型
斯托儿珀-萨谬尔森 (S-S)定理
自由贸易将会使价格上升部门(出口部门)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回报上升,同时使价格下降部门(进口部门)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回报下降.
国贸原理新古典贸易模型
例题: 中国相对于菲律宾而言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假设中国和菲律宾生产每单位大米和钢铁的要素投入如下:
1、如果开放贸易,中国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
2、如果各种要素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得中国的哪些要素得益?哪些要素受损?
3、如果只有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资本不能流动。情况又如何?
4、如果劳动力和资本都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流动,情况又如何?
中国
菲律宾
大米
钢铁
大米
钢铁
劳动投入
50
25
80
35
资本投入
30
60
10
45
国贸原理新古典贸易模型
练习
如果中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其贸易模式是出口大米进口钢铁,那么,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贸易将使中国劳动力的报酬提高( )
国贸原理新古典贸易模型
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谬尔森(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H-O定理的基础上,得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命题,并对此进行了论证。由于它是H-O定理的引申,因此又被称为H-O-S定理。
Paul A. Samuelson, 1915
国贸原理新古典贸易模型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H-O-S)
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设条件下,自由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相等,,两国中所有的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资本(或土地)都能获得同样的利润率(或租金率).
国贸原理新古典贸易模型
国贸原理新古典贸易模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