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散文欣赏
亦舒
1
2
亦舒游于自得之场 郑宝璇 文
在香港,凡喜爱看小说、散文的人,没有不知道亦舒的。亦舒的故事,跟她笔下的黄玫瑰一样甚为可观。
这位成名甚早的女作家,年轻时新潮反叛,走在时代尖端,意气飞扬.才气纵横得令人为之眩目。
亦舒早年在《中国学生周报》写稿,是典型的文艺青年,她写得勤而快,早就成为学生们心中的偶象。之后她跑娱乐圈,当起记者,她的访问稿写得活泼生动,也为日后她写出动人的小说奠基。
就象她的写作生涯一样。亦舒也很早开始她的婚姻生活,可惜那只是昙花一现。而恋爱的道路,纵或多姿却确实狠狠地摔了跤。因此,她远走他方,负笈英伦,开始了她人生的另一段路。她当过公关,也当了8年的公务员。如今她从绚烂复归平静,踏上人生的又一段黄金路——专心写作。
3
独 爱 亦 舒
琼瑶的爱情夹杂着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纠缠缠,扑面而来,令人窒息;
岑凯伦永远是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童话故事,不经风雨不经沧桑,虽美丽,却是苍白的美丽。
相形之下,我更喜欢亦舒那份难得的理智清醒。爱情不仅仅是风花雪月,意乱情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生的相依相伴又怎能以年少轻狂去抉择。爱像一个沙漏,随着岁月缓缓流逝,除去了最初的炽热,温馨、和谐,也是可望可及的。亦舒笔下的爱情正是如此。
你甚至会惊讶于它的平淡如水,鲜有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但亦舒的爱情并非不动人,正因现实理智而知取舍,取舍之间虽痛苦而不外溢,只是淡淡而含蓄的几笔,痛苦悲伤也如喜悦一般平静,有种国画般悠长的韵味。
4
独 爱 亦 舒
喜欢亦舒,不仅仅因为她以平淡的笔调诠释平静的爱情,更因为她的言情小说总是超脱了言情。她写人生的多变,命运的曲折,社会的现实,人情的冷暖,亦舒总像她笔下的人物,冷静地记录这个精神逐渐被物质取代的香港现代社会。不知亦舒是不是一个宿命论者,但她的作品都透着一种浓浓的"命"的意识。主人公对命运的思索,挣扎,似乎都是徒劳,往往绕了一个大圈,又回到原来的起点。看亦舒可以不看情节,只那种张爱玲式淡然怀旧的笔调和古希腊戏剧般的命运主题,已是可读可览了。因看清看淡成败得失,而平静;因阅遍沧桑变幻,而现实。以平静写现实汹涌的黑暗,以淡然写怀旧的悲伤,非亦舒莫属。独爱亦舒,因她的难得。
5
亦舒语录
爱得不够,才借口多多。——《紫薇愿》
行乐及时,上天给你什么,就享受什么。千万不要去听难堪的话,一定不去见难看的人。或者是做难做的事情,爱上不应爱的人。——《电光幻影》
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开到荼蘼》
觉得生命真的奇妙,而活着还是好的。——《刹那芳华》
我所有的,不过是自己这双手——《这双手虽小》
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喜宝》
6
亦舒语录
世界像一个大马戏团子,班主名叫‘生活",拿着皮鞭站在咱们背后使劲地抽打,逼咱们跳火圈、上刀山,你敢不去吗?皮鞭子响了,狠着劲咬紧牙关,也就上了。——《我的前半生》
无论多豪华的婚礼都不代表幸福婚姻,两个人终生相处和睦与否和筵开几席、多少首饰全无关联。——《小紫荆》
聪明人,无谓争意气。——《连环》
最佳的报复不是仇恨,而是打心底发出的冷淡,干嘛花力气去恨一个不相干的人——《我的前半生》
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圆舞》
7
亦舒语录
很多时,不提起就是不记得,在适当的时候可使友谊或感情长存。不想计较,认为对方的情谊瑕不掩瑜,又何必记性太好。——《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
两个人的适配是一种内心感觉,而不是一种视觉,千万不要因满足视觉而忽视感觉。——《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
无论做什么,记得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流金岁月》
如果爱一个人,千万不要与他同居或是结婚。维持一个辽阔的距离,偶遇,可以爱慕的目光致敬,轻俏温柔,不着边际地问:"好吗?"一年一次已经足够。——《绝对是个梦》
能够哭就好,哭是开始痊愈的象征。——《绝对是个梦》
做人要含蓄点,得过且过,不必斤斤计较,水清无鱼,人清无徒,谁又不跟谁一辈子,一些事放在心中算了。——《蔷薇泡沫》
蛋糕非常香,咖啡十分甜,这里又没有地震,活着真好。——《承欢记》
如果有人用钞票扔你,跪下来,一张张拾起,不要紧,与你温饱有关的时候,一点点自尊不算什么。——《喜宝》
8
亦舒语录
在黑暗里,取出杯子,喝干了酒,千头万绪,恨事那么多,不知道挑哪一宗来咬牙切齿才好,索性全抛在脑后,安静睡觉。——《忽尔今夏》
我提着一个袋子,边走边拾。一路上拾起无数我不想要的东西。当我遇到我
女作家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