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演播室装修设计方案.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演播室装修设计方案
声学装修设计主要项目:
演播室,用于新闻及虚拟的录制及播出。建筑平面成长方形,建筑尺寸:(长)×(宽)×(高)m。建筑面积:69m2。四周墙面采用吸声浮箱体结构布局。控制室采用隔断砖混结构,演播室采用木质防火隔音门。
二、声学装修设计主要内容:
1.提出演播室技术用房的主要声学技术指标,即最佳混响时间及混响频率特性及噪声评价曲线标准。
2.设计计算提出演播室技术用房内声学装修设计所需配置的总吸声量(吸声单位)。
3.提出声吸收及声扩散处理的设计配置方案,满足音质及装修的设计要求。
4.提出符合防火、装饰及声学要求的各类声学处理材料及其结构形式方案。
5.提出满足声学技术用房空气声及固体声隔绝的隔声设计要求及措施。
三、装修方案设计技术依据: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演播室有关建筑平面图。
2.GYJ26-86广电总局标《有线广播录、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
3.GYJ42-89广电总局标《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容许噪声标准》。
4.GY33-88广电总局标《广播电视工程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5. GYJ26-86广电总局标《录音室的混响时间及频率特性》。
四、建声设计主要技术措施:
1.主要演播用房应有合理的平面位置,应尽量避免和噪声及振动的房间为邻。
2.尽可能使演播室有合适的平剖面体形及长宽高比例,避免在室内产生颤动回声及驻波等声缺陷问题。建声设计将结合装修作一定的调整,并采用一定的声扩散处理,为获得良好的音质创造必要条件。
3.根据演播室等技术用房的混响时间频率的特性及总吸声量的需要,并结合装修美观要求,在技术用房内墙面及天花将设计配置不同材料及形式的吸声结构,不同形式的声扩散体,使各技术用房达到预期的混响特性要求。
4.声学设计中对声吸收和声扩散处理的均采用分散和均匀配置的原则,既满足室内装修,又利于改善室内声场扩散特性。
5.所有设计所选用的隔声材料均满足阻燃、防火的特性,以达到消防规定的有关要求。
6.设计采用的隔声门要求隔声指数La30~35dB(演播室);隔声观察窗隔声指数要求La35~40dB。
五、声学装修设计方案主要采用的隔声材料及吸声材料:
50、25系列木龙骨及其配套材料。
玻璃丝棉(密度18~24kg/m3,厚度数50mm)。
阻燃透声织物面料(~,氧指数32)。
木工板
屏蔽钢丝网
吸声木质穿孔板
六、演播室建声方案的配置:
1.演播室功能及建声设计要求:
功能:中、小型新闻及虚拟节目拍摄录制、电视会议现场转播全会场。。
建声设计要求:
最佳混响时间:T60=±(f=500-1KHZ)
混响特性:频率曲线基本平直
声场不均匀度:△Lp≤±3dB
本底噪声:NR≤20,△Lp≤±30dB(A)
2.概况及基本尺寸:
建筑平面呈长方形。
建筑尺寸:长8m;宽:6m
墙面装修高度:48m
3.体积的估算:
V=6m×8m×=㎡
4.部分面积及总表面积的估算:
地面面积:S1=48m2
天花面积:S2=48m2
四周墙面积:S3=168㎡
总表面积:S=S1+S

演播室装修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23466021
  • 文件大小368 KB
  • 时间2021-07-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