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前沿报道 栏 ColumnSpotlights Reprots
FOR SCIEN
ME TI
E FI
H C [太空探索]
C L
S IT
L E
A R
N A
O C
I
Y
T
A
N
动 研究月壤,为登月和驻留作准备(上)
全
民 行
科 学 素 质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科学教育专栏 文 _ 郑永春
郑永春,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普
作家协会副理事长,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长,“科普
中国”形象大使。
2020 年 12 月 17 日凌晨 1 时 59 分, 克月壤则被保存在北京天文馆进行 有 人 可 能 会 说, 美 国 已 经 采 了
“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内蒙古四 展出。 二三百千克的月球土壤,我们的 1 731
子王旗预定区域,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 中国的探月工程在上世纪 90 年代 克月球土壤是不是少了一点?对于月球
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探月工程 开始论证,然后逐渐积累。2004 年农历 样品来讲,重量不是问题,因为现在的
圆满收官。中国国家航天局 12 月 19 日 大年初二,中国探月工程立项。2007 年 分析技术已经很先进了,仪器的高精尖
正式向中国科学院移交了本次从月球上 10 月发射了“嫦娥一号”卫星;2010 年 程度比 50 年前有了巨大的进步,不用
采集回来的 1 731克月球土壤和岩石样 10 月发射了“嫦娥二号”卫星;2013 年 说 1 731克,即便是十分之一,173 克
品,国家天文台建设了月球样品实验 “嫦娥三号”和“玉兔号”月球车登陆 样品就已经可以满足所有的分析需求
室,专门用来保存分配这些月球土壤和 月球正面;2
研究月壤,为登月和驻留作准备(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