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doc-、 调查背景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他们有着敏捷的思维,善于独立思 考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注重个人的现实利益,对自己的素质要求较高。但 由于某些社会风气、社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其对法律没有足够的信 任,因此没有确立对法律的权威。其次,大学生法律意识不成熟。从年龄上讲, 大学生是一个跨越青年和成年的群体,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不成熟性。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 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等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偏差。 另外,当今大学生法律意识浅薄,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被他人侵犯的合法权益。 当前大学生在违法犯罪面前,没有足够的胆识和法律意识,缺乏正义感。与此 同时,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识,大多 仅限于课堂上老师的教导,而不主动学习法律法规。
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增多,占社会刑事犯 罪的比例持续上升。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曾主持过 一项调查,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 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 %;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 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而且犯罪类型向智能化、多样化发展,同社 会犯罪比,其涉罪范围、性质及危害没有质的区别。数据显示:“象牙塔”并不 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包括法律意识状况令人忧虑。
总之,当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在大学生的头脑中法律的权威还没 有完全彻底的建立起来。但是,众所都知,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也是 维护正当利益的利器,只有充分了解法律、运用法律,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 合法权益,而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因此,我们 进行了以大学生法律意识为主题的问卷调查,希望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法律 意识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增强我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
1、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及分析,是有针对性地开 展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的基础。从年龄上 讲,大学生是一个横跨青年和成年的群体,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和
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加之历史原因、外部环境以 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与社会要 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和法律 需求,对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遵守 法律内在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远方针, 是国家法制建设的百年大计,是促进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1997年,江泽 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是我们的目标,而社会主义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公民法律意识,它在 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决定法律本身的命运。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后备 军。这个群体的法律意识强弱,直接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了解大学生 的法律意识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 调查方式:2011年10月1日至12月1号,我们通过发送问卷进行网络调查
和在校调查,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共征集问卷97份。人工进行调查结果 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四、 调查对象:当代大学生
五、 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共100人,调查情况如下:
1、你在哪里长大()
A城市 B农村
选项
小计
比例
A城市
35
35%
B农村
65
6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0
2、对于盗版问题()
A很反感 B无所谓,便宜就好
D向有关部门举报丿49
a很反感J 15%
C根据质量而定』53%
3、在路上看到有人偷东西时,你的做法()
A明哲保身,视而不见 B悄悄的提醒被偷的人
C报警 D大声呼叫并训斥小偷 E说不清
选项
小计
比例
A明哲保身,视而不见
11
11%
B悄悄的提醒被偷的人
50
50%
C报警
13
13%
D大声呼叫并训斥小偷
7
7%
E、说不清
19
1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0
4、甲、乙两人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因买房需要,甲向乙借款二万元,五年内归
还,您认为甲应当写借条给乙吗?()
A、不用写C、写不写都无所谓
B、应当写D、说不清
5、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