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单元计划.doc第三单元:单元计划
第三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1 — — 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31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 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 5
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 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 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 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 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 使学生认识符号">,,"<”" = ”的含义,知道用词言吾(大于、小 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 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 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 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 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 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 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 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 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 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 1 5的认识 3课时
2、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5课时
3、 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 2课时
NO: 1
教学内容:1 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面 第16面)
完成第21页的第1题 第4题
教学要求:
1、 会读、会认、会写1 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 能用1 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
感,并能进行交流。
3、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 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 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
仪
生:1 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 主动探索:认识1 5各数
(一) 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 认识1
(1) 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 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 表ZK。
(2) 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 请你拿出1根小棒
2、 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 认识3
(1) 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 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 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 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 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 、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
NO: 2
教学内容:比大小(第17页的内容)
完成第21页的第5、6题
教学要求:
1、 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 使学生认识符号">,,"<”" = ”的含义,知道用词言吾(大于、小 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 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 二个。
生:1 — 5的数字卡片、V、>、=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昨天我们学得吗?请你说一 说。
(2) 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3的后面是几?
(3) 有谁能够写出1 — 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香蕉)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朝小数)
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
第三单元:单元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