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七年级上册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新课导入
新课展开
一、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的时间:
公元前202年
2、开国皇帝:
3、都城:
刘邦——汉高祖
长安
汉高祖刘邦
4、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
经济凋敝,社会残破,满目疮痍
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起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
6、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安定和巩固政权,统治者的 当务之急是什么?
5、汉初这样一片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
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二、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2、目的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3、措施
统治者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 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让士兵还乡务农,将一些奴婢释放为平民,增加农业劳动力。
4、影响:
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1、史实概括:
文景时期,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大量钱粮。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文景之治”。
2、措施:
①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②重视“以德化民”。
③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3、结果:
汉景帝后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百姓富裕起来,人口大量增加。文景之治为汉朝的大一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文景之治时的盛世景象: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