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飞天梦圆 教学反思一
11?飞天梦圆?教学反思
?飞天梦圆?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先讲炎黄子孙为实现飞天梦想,勇于探索,不怕牺牲;再讲新中国成立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最后讲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灿烂的梦。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激情导入课题,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千年的飞天梦。在教学中,我出示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中的人物,由这些神奇的人物引出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渴望激发着古人创造出这样生动的神话,塑造出这样神奇的人物。接着,我引领学生比拟“圆梦〞与“梦圆〞的区别,借此揭示课题,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千百年来炎黄子孙们不懈地努力着,2021年10月15日早晨,随着一声巨响,“神舟五号〞飞船带着杨利伟叔叔--这位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来到了太空,首次取得了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为美好的现实。
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我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质疑问难,激起阅读期待。师生共同归纳出“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飞天梦之所以能够实现,靠的是什么?〞等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猜想课文中的答案。
细化要求,注重方法培养。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默读、勾画、批注,目的是训练学生抓主要信息的能力,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时,我辅导学生用阅读提纲或者示意图或者词语注释等概括方法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重点信息的把握。
教学的重点放在研读“飞天梦圆〞的过程和感悟航天精神。教学时,可通过观看图片、感情朗读、参考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在载人航天方面
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感悟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学习英雄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由于教材编在前,神舟六号飞船、神舟七号飞船和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等重大事件发生在后,我在上课时,及时补充一些资料,有助于让学生全面的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开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有缺乏之处。虽然设计了自主提问,合作交流环节,但总觉得是教师在掌控着需要研读的问题和顺序,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充分程度上还显缺乏。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些内容最使你感动地方和同学交流,然后顺学而导,随学生的交流,阅读相应的课文内容。
11飞天梦圆 教学反思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