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 P1教育学的概念(广义和狭义) 2。 P3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1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普及延长义务教育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 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 5 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界限淡化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 P8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象征性)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主张“有教无类” 5。 P12 《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遗产,主张启发式教学和循序渐进。 6。 P13 苏格拉底三步问答法:一、苏格拉底讽刺二、定义三、助产术 7。 P15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他提出“泛智教育”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卢梭著有《爱弥尔》他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也被称为“儿童的发现者”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洛克《教育漫话》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确立的标志。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这一页的第二段一定要认真看!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杜威则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教育即生长。他是儿童中心论和实用主义的代表。 11。 P19 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 P22-24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教育的领导权 2、受教育的权利 3、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义务教育法公布于 1986 年。 2。 P24 只需了解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 P26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很重要) 2、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P28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4。 P29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论。 5。 P37-39 学校文化这部分很重要。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学校文化的特性:组织文化,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缩影)。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三种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6。 P40-41 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多选中出现过。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第三章教育与个人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 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判断题出现过)。 2。 P44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①、内发论,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孟子是中国内发论的代表。也是“性善论”的代表。奥地利精神分析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判断题考过)。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而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②、 P45 外铄论, 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荀子是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外铄论的代表有:洛克、华生、斯金纳。③、 P45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先天遗传,机体成熟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强度、社会发展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 【要分清这两个内外因素,不要记混了】(多选出现过)。 3。 P46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可结合书本记忆,但只需记住 5 小点: 1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性 4、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细节题大多出现在教育心理学考题上) 4。 P48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主要有遗传因素,成熟,环境(学校教育) ,个体实践活动,个体主观能动性。(多选出现过) 5。 P49 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①成熟的概念:格塞尔认为, 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 这种有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②成熟的意义,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说明了:人的集体的成
携程教育学题库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