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传统诗词的一点体会】 写弘扬传统的诗词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我退休后学写传统诗词。格律诗(七律、七绝、五律、五绝)、词、曲,都有严格的平仄格式。我以《新华字典》字音为准,即以阴平、阳平字为平,上声、去声字为仄,同韵或邻韵字为韵脚。因此,受到了批评和排挤。一次几十名诗友集会,某先生大声批评:“石德兴的诗不合《佩文诗韵》,我们很不好改。”散会时,有三位xx先生叫我留下,他们告诉我:“写诗必须用《佩文诗韵》。批评我的这位先生还批评北京《诗刊》主编臧克家。臧克家老先生应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之邀,写了首诗:“叠翠丛中一点红,乌云穿破万千重。年年昂止人流涌,岂为山高始慕名。”载《人民日报》1991年7月12日第八版。这位先生捧起《佩文诗韵》来核对,当着几十名诗友大声说:“这首诗的韵脚错了。红为上平声一东,重为上平声二冬,名为下平声八庚。臧克家大错特错,大错特错!不该错的也错了,不该错的也错了!”我觉得《佩文诗韵》是清朝官场科举考试的韵书。这本韵书是抄录金代平水(今山西新绛县)人王文郁于公元1229年编成的《新刊平水礼部韵略》而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新华字典》。依照《新华字典》编的新韵书,有《诗歌新韵》、《汉语新韵》、《诗韵新编》等近30种版本。但是,近十多年来的许多诗刊、诗赛的征稿,都指定用《佩文诗韵》(简称平水韵、古韵)。我觉得,我不是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我不投稿。大路朝天,各走一边。黔东南的《霜枫诗刊》号召按照《新华字典》字音写诗,《贵州老年报》、《贵州政协报》、《贵州教育报》、《贵州诗词》、贵州《晚晴》杂志,都不盲从《佩文诗韵》、我就常投稿,它们也常发表我的稿子,天无绝人之路,东方不亮西方亮。
写传统诗词的一点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