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先锋文学.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先锋小说
现当代文学
1
一、“先锋小说”的命名
二、先锋小说产生的背景
三、先锋小说的创新及特色
四、先锋小说的转型
五、评价
2
一、“先锋小说”的命名
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3
一、“先锋小说”的命名
80年代中期马原、苏童、格非、莫言、残雪、余华等为代表的小说创作,以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的面貌出现,给文坛带来刺人眼目的风景,使得以经典的现实主义美学理论为依据的文学批评陷入一种尴尬境地。
4
一、“先锋小说”的命名
命名:“新潮小说”、“实验小说”、“探索小说”、“现代派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新小说”、“先锋小说”等
较为公认的是陈晓明的看法:“在我看来,这个称呼的最低限度的意义是指马原以后出现的那些具有明确创新意识,并且初步形成自己的叙事风格的年轻作者。他们主要有:马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余华、格非、叶兆言、北村、叶曙明等人,此外还有一些正在崭露头角且颇具潜力的新秀。”
5
二、先锋小说产生的背景
诞生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国文化内部以消解和反叛为旗帜的文化解构运动。
一次是以伤痕文学为代表的文学对文革灾难和极左政治的反叛和消解 。
第二次,新时期文学所组织起来的一套理想主义话语面临着来自商业主义大潮的挤压和文学内部叛逆力量的消解 。
6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德】顾彬
80年代中期文学有个政治背景。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对女性文学和现代主义的批判在1983年秋和1984年春之间让女性主义的女作家和朦胧诗人都闭了嘴。但是也波及到了戏剧和小说。结果是双重性的:一部分,也许没有被运动直接点名的,回归到了中国(汉族)传统,一部分从时不时地展开的大规模批判中抽身出来,去了内地,在那里遇到了少数民族的异质文化。在第一种情况下生出了一种新传统主义的趋势,在第二种情况下我们看见了一种“先锋”潮流。把两个阵营联系到一起的是个政治问题,中国——特别在文革使其——如何变为1976年秋毛泽东去世后的这个样子:一个没有传统、没有道德、没有进步的国家。将两者相区分的则是它们寻求的对象:一个在城市中寻求“民间的”东西,另一个在乡村中寻求古朴的事物。由此而来,两者都处在一种与现代的紧张关系中,即使它们也时不时地利用现代主义的技巧。以这样那样的形式,它们都属于“乡土文学”的大潮流。
7
从表层政治向潜隐的文明的方向转变来说,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的翻译在1984年的出版也是决定性的,没有它,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和先锋派文学的成果就无法想象。
对于“寻根”派和先锋派所实现的价值转变,有着这样那样的批评。英雄被反英雄所接替,中心(权力)代之以外围(昏厥),理性(五年计划)被非理性取代。
8
二、先锋文学产生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学术界恢复对国外学术思想的译介,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以及心理分析、接受美学、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等西方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的涌入都对中国学术界带来很大影响。
新时期以来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传入和文学作品的译介是先锋文学得以成长的一个潜在背景。
9
影响莫言的十篇短篇小说
《灯塔看守人》波兰 亨利克显克微支
《南方高速公路》阿根廷 胡里奥科尔塔萨尔
《死者》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普鲁士军官》英国 戴赫劳伦斯
《巨翅老人》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公道》美国 威廉福克纳
《白净草原》俄罗斯 屠格涅夫
《乡村医生》奥地利 弗兰茨卡夫卡
《桑孩儿》日本 水上勉
《铸剑》中国 鲁迅
10

先锋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jjg0025
  • 文件大小243 KB
  • 时间2021-07-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