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朴国宝:大熊猫英文: Giant Panda 学名: Ailurpoda melanolenca 大熊猫时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 40 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传说中,过去大熊猫是白色的,在一次动物葬礼上,为表达哀思,它们把煤灰涂在胳膊上,相互拥抱后,形成了延至后背的黑色,擦眼泪又染黑了眼眶……. 这当然是杜撰,但大熊猫与许多动物一样,生存状况十分可悲,处在灭绝的边缘。原因无非是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使其退缩于山顶,呈孤岛化分布,食物与配偶资源贫乏,近亲繁殖严重、体质下降、抗病力弱。目前总数仅仅 1000 只,,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红皮书“濒危物种”。作为中国的“国宝”和“友谊使者”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 选为自己的会徽标志。二、仰鼻蓝面:金丝猴英名: Snnb-nosed Golden Monkey 学名: Rhinpitheius roxellanae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 因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 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数量才 700 多只,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 他便把这个美人之名放到了金丝猴身上(请看金丝猴的学名)。金丝猴为灵长目、猴科、仰鼻猴属。在这个仰鼻猴属中,还有一支中国以外的金丝猴家族,即越南仰鼻猴,这是一种小型、黑色腹及四肢内侧浅黄的长尾素食猴子, 1910 年才被发现,曾失踪半个世纪,到 1989 年才又发现,仅有 200 只,栖息于越南北部。三种金丝猴都是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红皮书的“濒危”级,川金丝猴为“易危”级(越南金丝猴为极危机)。它们都面临盗猎、伐木、毁林开荒、生境退缩的威胁,可谓“树倒猢狲散”! 三、长江奇兽: 白鳍豚英名: Yangtze river dolphin 学名: Lipotes vexlifer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 70 多种,淡水仅 5 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 130 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 20 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声纳系统发达,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是任何现代潜艇所望尘莫及的,当群体被冲散后, 它们利用高频率的声纳可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白鳍豚是法国动物学家米勒于 1918 年在洞庭湖采到首只标本命名的,实际上中叙过它, 如汉代的《尔雅》、明代的《本草纲目》。白鳍豚已是一种注定要灭绝于我们手中的美丽传奇的动物,它被国际保护人士称为“活着的死物种”。目前人工饲养仅有一只,名为“淇淇”。长江的围湖造田、有害渔具、修闸建坝、繁忙的航运、渔业及严重的污染都在威胁其生存。已经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红皮书列为“极危”物种,也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四、中华之魂:华南虎英名: Chinese Tiger 学名: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我国特有的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 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属于哪个亚种)是在 20 世纪初灭绝的。华南虎雄性约重 149 —225 千克,雌性约重 90—120 千克,个头虽然不是最大,但对华夏民族文化的影响可谓渊远流长,人们谈虎色变、畏虎、敬虎,认为“老虎吃人”的心理根深蒂固。但结果是,老虎几乎被人类吃光了。华南虎正处于垂危状态,野外数量约 20 只,呈孤岛分布,且捕食对象稀缺。人工饲养下的 50 只呈严重近亲,退化现象十分明显。我们连作为具有民族精神“虎虎有生气”“龙腾虎跃”象征的这种大猫都保护不了,还能保护好我们自己吗?虎的消失,将预示人类灵魂的失落。虎有几种奇异色形,如产于印度中央邦雷瓦的白虎、产于中国河北省东陵的黑虎(已于 19 世纪末灭绝)及产于中国福建的蓝虎(灭绝) 。华南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红皮书列为“濒危”级别,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五、东方之珠:朱鹮英名: Crested Ibi
中国十大濒危动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