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
中医的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 胱、三焦。这些名称除三焦外,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名称是相同的,但意义 却不尽相同,尤其是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方面的意义就更不相同。
心的主要生理和病理
中医理论
现代医学认识
病 理 证 候
心为主宰,心藏
神
相当于大脑皮质的功
能
心病常表现为多疑虑,记忆力减退,失眠以及某些精神
症状,如:神志昏迷、澹妄、精神失常等。
心主血脉
相当于部分心血管系
统的功能
心有病,常可有心悸、气候等症状,以及脉律不齐出现
结代脉。
心开窍于舌
心病口」从舌象上反映出来,如心血不足H寸舌质淡白,心 血淤阻时舌质紫暗,心火上炎时舌尖红赤,或舌有糜烂 溃疡,痰迷心窍时舌强不语,故有“舌为心之苗”之说。
肝的主要生理和病理
中医理论
现代医学认识
病 理 证 候
肝为两胁
相当于内脏感觉在体壁
上(胁部)的反映
肝经有病时,常见胁痛
肝藏血
肝/、能藏血,则目不能视,手不能握,足不能步,
并能导致出血,在妇女常表现为月经失调。
肝主筋
相当于运动神经中枢功
能
肝阴不足,可导致肝阳化火、生风,轻则四肢麻
木抖动,舌麻,重则见手足抽搐痉挛,甚至角弓反张。
止叼目
肝火上炎,则两眼红赤;肝血不足,则两眼干涩,
视力模糊或夜盲。
肝经循行于生
殖器、少腹、
两胁、乳头等
处
前述部位肩病,中医皆认为是肝经有病。
肝主疏泄
相当于情绪活动对于植
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情志不舒畅,气机抑郁可见肝郁气滞的症状,如易怒、
胸闷、咽部梗塞感、脱腹攻痛等症状。
脾的主要生理和病理
中医理论
现代医学认识
病 理 证 候
脾主运化
相当于消化系统的消化
与吸收功能,
以及营养物质和水液的
运送
脾病有消化不良,腹胀,大便稀薄,浮月中等症状。
脾统血
脾虚不能统血,出现各种慢性出血,如便血,皮卜
出血,月经过多等
脾主四肢肌肉
营养四肢肌肉
脾虚时间过久,可出现四肢肌肉软弱无力和萎缩
脾气直升
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则出现气虚症状,伴有久泻、
脱肛、子宫脱退等。
脾性喜燥恶湿
脾性喜燥而恶湿,若脾为湿困,出现头重体沉,脱 腹满闷,大便油泄等。
肺的主要生理和病理
中医理论
现代医学认识
病 理 证
候
肺主气司呼
吸
相当于呼吸功能
肺气实,则呼吸长而困难。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虚,
则呼吸浅短。
肺土声
呼吸振动声带而发音
肺气虚者声音低微。肺部受邪而肺气闭塞则音哑。
肺开窍于鼻
鼻是呼吸系纭T分
肺受外邪侵犯,出现鼻塞流涕,喷嚏,闻/、出香臭。
肺热见鼻翼煽动。
肺主皮毛
肺气虚者皮肤媵理/、固,易于感冒,易于出汗。
肺主用降
肺失肃降,则出现咳嗽痰多,气喘。
肾的主要生理和病理
中医理论
现代医学认识
病 理 证 候
肾为光天之本
与生长发育衰老有关部分指内分
泌系统的作用
肾虚可表现为未老先衰或生长发育障碍等
肾藏精
①指生殖系统的功能
②指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肾虚可有遗精,阳萎,不良表现。
肾生髓通脑
与大脑启美
肾虚可有失眠,健忌,记忆力减退。
腰为肾之府
肾脏及肾上腺位于腰部
肾有病时多有腰脊痿痛症状
肾主骨、齿为骨
之余
肾虚可后卜肢软弱无力,牙齿松动等。
肾开窍于耳
肾虚后耳鸣耳聋
肾之华在发
肾虚肩脱发早白
肾主二便,肾主
水
相当于泌尿系统及部分消化系统
功能
肾病可启小便少,浮月中,遗尿或尿闭,以及
晨前泄泻等。
行的主要生理和病理
中医理论
现代医学认识
病 理 证 候
胃主受纳和腐热
胃能接受和初步消化食物
胃病则出现中上腹饱满疼痛,食欲减退等。
胃气直降
胃的运动应是顺蠕动方向
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暧气、呃逆、
恶心呕吐等症状。
胃喜润恶燥
胃病易产生胃火而伤津,出现口干舌干喜饮
等。
四君子汤(补益之剂)
参术茯苓甘草比
祛(除去)痰补气阳虚饵(吃)
或加香砂胃寒使
(或党参)、白术(zhu)、茯苓、炙甘草四
6克,水煎温服
【歌诀】 四君子汤中和义
益以夏陈名六君
除却半夏名异功
本方为一首助阳补气的方剂。有人参 味药物等分组成。研成粉末,每服
【功能】助阳补气
【主治】 甘温性平、强壮脾胃、助阳补气及一切阳气虚弱证
【化裁】
即本方加半夏、陈皮,多用于中气虚弱及内停痰湿所致的 消化不
良、恶心呕吐等证。
异功散 即本方加陈皮,用于胃阳气虚弱所致的胃
常用汤头歌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