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奥斯卡:华人导演的搭错车.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奥斯卡:华人导演的搭错车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阴霾下,全球影坛的盛事――奥斯卡如期开幕了。此次盛会,虽然经费捉襟见肘,但依然是好莱坞王子公主们衣香鬓影的盛大PARTY。还是依旧如常,除了章子怡那一口招牌似的白牙以及拥有投票权的邬君梅,再没看到任何与中国电影相关的消息。仿佛与中国文学一样,总是关乎价值观的偏见始终不能和全球同行一起狂欢。因为有先前陈凯歌携《梅兰芳》柏林“擒熊”未果、折戟而归,所以本次奥斯卡,中国电影毫无作为的现象也很正常。由此看来,奥斯卡的趾高气扬和中国导演趋炎附势似乎永远是南辕北辙,永远是搭错车的撕裂状态。这种状态到底是中国电影前行的动力还是阻力?中国电影到底应该回归自我,还是应该一味地迎合洋人口味?
  都说美国是个各路文化的大熔炉,而奥斯卡更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各路电影齐聚一堂。嘻哈的,严肃的;商业的,艺术的;轻松的,悲情的……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人能知道谁是赢家,貌似这个小金人恣意任性,貌似这个小金人口味多变,更有人举例说明出其不意、率性而为才是奥奖的“真性情”。举例来说,震撼力惊人的《拯救大兵瑞恩》输给一派华贵情调的《莎翁情史》(1999年第71届奥斯卡)、莺声燕语歌舞升平的《芝加哥》大胜背景黯淡低沉的《钢琴师》(2003年第75届奥斯卡),而这次一部讲述穷小子励志梦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更是横扫千军,大获全胜。对于如此结局,很多中国导演的
“不服不忿”来得很是理直气壮――环境差异,眼光不同,无关“水平”二字!
  果真如此吗?很多“国产”导演为了能想当然地照顾小金人的情绪,刻意把片子拍得很“哈奥”――从《卧虎藏龙》后武侠片的一窝蜂操作,从集中攻伐“大投资大制作”的山头到把穿衣指数一降再降,可悲的是如此处心积虑却让自己的成果离目标越来越远。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选的是更能体现传统道德和人文关怀意识的影片,中国以前选送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都还有民族特色,至少能进五强,但近年来的《云水谣》、《筑梦2008》完全是比较空泛的主旋律。细观此次的超级大赢家《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从命题到情节,从演员到寓意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时刻,好莱坞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鼓励,而这部影片传递出的“任何平凡人都可能获得成功,哪怕这是一个奇迹”正好符合了美国的精神主旨而一举胜出。至于本次最佳外语片奖得主――日本的《入殓师》,则由于围绕在逝者周围的浓浓爱意而显得人情味十足。
  很多网友不无调侃地说,美国一向以“世界警察”自居,那么奥斯卡就是美国式的“芭比娃娃”,因此你所塑造出来的“娃娃”必须得是那种厚嘴唇的性感美女,你那种东方式的
“樱桃小口”能合人家洋鬼子的心意吗?说到底,奥斯卡这种事情就是一场价值观的“认祖归宗”,你的思想和我契合,我就给你奖项,不和我搭调,再花里胡哨也白搭。
  奥斯卡代表的是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审美,这部分人的性格还是很天真保守的,从形式上他们喜欢看到剑走偏锋的东西,希望导演离经叛道去赌博,希望影片去表现他们不熟悉的人和事,但他们最终还是保守的,任何故事都需要看到一个光明的结尾,《贫民富翁》恰好故事有新意,讲述手法新颖,过程热闹丰满,最后又有一点儿美国主旋律的意思,所以它的大获全胜并不意外。
  《贫民富翁》里答题的设置环节简直就是《开心辞典》

奥斯卡:华人导演的搭错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