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2015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生产经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凡是能促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广义)学校教育(狭义)
:原始形态(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古代教育(奴隶社会:中国;古雅典和斯巴达 封建社会:中国四书和科举;欧洲教会“七艺”和骑士教育“七技”)其特点:阶级、专制、道统、刻板、象征——现代教育特征:全民、民主、多元、教育技术现代化
:描述和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a萌芽阶段 中》: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设计了中央到基层完善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考试制度;强调启发式教学和循序渐进
西方:苏格拉底(“产婆术”:讽刺、助产、归纳、定义);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
b独立形态教育学 培根(教育科学化);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适应自然,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普及教育统一学制,教学课程体系,“泛智”教育体系;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卢梭《爱弥儿》
c规范教育学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课堂、教材);标志着科学教育学诞生(教育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儿童、活动、经验)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凯洛夫《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发展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作用大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是一种投资,其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
→→通过教育资本储量(教育支出总额)来推断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领导权、权利、目的);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人才、民主、舆论)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发展本身的继承性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教育者的决定、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
、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 教育对科技的作用(科学知识再生产、科学的体制化、科学研究、科技研究)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改变人们对知识的观念、学台
教育技术的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电报、电话、无线电;电视机、计算机、人造卫星;计算机和网络
学校文化的特性:组织文化、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以传播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是缩影
学生文化的特性: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校风是统一体:学校的物质文化两种表述(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组织和制度文化的三种表述(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精神文化观念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认知、情感、价值、理想)
3教育与人的发展
: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生理的发展(有机体的正常发育;体质的增强) 心理的发展(认知和意向)
:a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孟子、董仲舒、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b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墨子、荀子、洛克、华生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
:遗传(物质基础: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为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不能被夸大
) 环境(外部因素:对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对象和条件;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作出规范;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尤其是基础教育具有延时即时的价值;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
:顺序性(循序渐进)阶段性(不同年龄阶层表现的总体特征) 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不同方面要求。要求抓关键)互补性(一方有损其他面补偿;心理与生理互补。要求全面和谐)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既不能超越社会条件也不能违背儿童身心规律
4教育目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201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