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工业防毒技术.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
工业防毒技术
第二章 工作环境空气有毒物质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第三节 工作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
第一节 概述
 基本概念
 工业毒物的分类与毒性指标
 主要有毒物质及存在状态
3
 基本概念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
职业卫生(劳动卫生或工业卫生)指根据劳动条件对员工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劳动条件,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措施,已达到防止职业病的目的。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员工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4
 基本概念(续1)
工业毒物与职业中毒
一般来说,凡作用于人体并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都叫毒物。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产生的毒物,叫工业毒物。
毒物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这种病变叫中毒。
在劳动过程中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叫职业中毒。
5
毒物的含义是相对的,一方面,物质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作用于人体才具有毒性;另一方面,任何物质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也就可能出现形害作用。至于职业中毒的发生,则与毒物本身的性质,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及数量,接触时间及身体状况,防护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具体讲某物质是否是毒物,则与它的数量及作用条件有直接关系。这就是说,虽然在体内有潜在性有毒物质存在,但并不意味着发生了中毒。在我们人体内,含有一定数量的铅、汞和DDT,但不能说由于这些物质的存在就判定我们发生了中毒。通常一个物质只有达到中毒剂量时才是毒物。实际上,任何物质当服用达到中毒剂量时,都可成为有毒物质。如氯化钠日常可作为食用,但一次服用200-250g就会致死。
  另一方面,毒物的作用条件也很重要,当条件改变时,甚至一般非毒物的物质也具有毒性。如氮在911MPa下有显著的麻醉作用。
 基本概念(续2)
6
 工业毒物的分类与毒性指标
按物理形态分类
7
 工业毒物的分类与毒性指标
按化学类属分类
(1)无机毒物 。如汞、铬、铍、锰、铅、砷等、氯气、硫化氢、光气等。
(2)有机毒物。如苯、四氯化碳、硝基苯、有机磷、有机氯等。
按毒作用性质分类
(1)刺激性毒物。
(2)窒息性毒物
(3)麻醉性毒物
(4)全身性毒物
8
 工业毒物的分类与毒性指标
工业毒物的分类在工业防毒技术中,为使用方便多采用 综合性分类,即按毒物的存在形态、作用特点、理化性质 等多种因素划分如下。
(1) 金属、类金属毒物 如汞、铬、铍、锰、铅、砷等。
(2) 刺激性或窒息性气体 如氯气、硫化氢、光气等。
(3) 有机溶剂类 如苯、四氯化碳等。
(4)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类 如硝基苯、氨基苯、三硝基甲苯等。
(5) 农药类毒物 如有机磷、有机氯等。
(6) 高分子化合物类 如塑料、橡胶及树脂类产品等。
9
 工业毒物的分类与毒性指标(续1)
常用的毒性指标在毒理学研究中,通常是以动物实验外
推应用到人体进行毒性评价,并用以下指标表示毒性程度。
剂量。某种物质引起一定毒作用效应的量叫剂量,
以每单位体重摄入的毒物量来表示(mg/kg)。
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毒物的量叫浓度,常用
mg/L表示。
10

工业防毒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xlw2017
  • 文件大小408 KB
  • 时间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