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doc黄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率 先建成学习型社会。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期教黄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纲要》、《上海市中长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和《黄浦区推进教育 综合改革实验整体方案》,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黄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回顾
(一)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
黄浦区现有公办幼儿园31所,在园幼儿数8810人;民办托幼园 所18所,民办托幼园所在园幼儿数2908人;公办早教指导服务中心 2所。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效应对了入园高峰; 全市3—6周岁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8%, 98%以上户籍0-3岁婴幼儿 的家长和看护人员每年得到4-6次以上科学育儿指导。
现有小学3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初中学校17所,完中6 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3763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学生数 232人。%以上,普及九年制义 务教育的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6889名来沪从业人员随迁 子女在上海接受小学教育。
现有普通高中9所,高中阶段在校学生10150人(含6所完中的 学生);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3733人。支持高中学校多元化 发展,继续引进高校优质资源,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
基本健全以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教育工作站)、居民学习 点组成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90%以上的青少年、公务员参与各项体 育、文化、科普活动,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在职人员能够接受各项技 能培训,形成“院企合作,院馆合作"共建共享机制。
(二) 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深入开展“文文明明幸福行"、“中小学德育特色链探索"、“品行 养成教育"等7个区中小学德育项目。建成5个上海市学生社区实践 指导站、n个城市学校少年宫、29个市民学习基地,推进学校一社
会一家庭“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建设。初步构建“横向到边,纵 向到底"的区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新布局。
加强课堂教学工作,坚持“小学人人学会游泳",试点开展“高 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成立校园足球联盟,聘请教练员进学校辅 助执教体育活动,确保并丰富各中小学生“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活 动内容。落实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营养午餐计 划,落实健康体检制度,实现“一校一医"、“一生一档"。建立区学 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评价指标"。
推进艺术教育彩虹行动计划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 划。命名一批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和“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举 办区学生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加强市、区、校三级学生艺术团队 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三)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围绕“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目标,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教育工作的 重心,注重学科育人,在课程、教学、教师、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 的探索与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前教育全面落实“学前教 育三年行动计划〃,幼儿在快乐中成长。小学低年级整体推进基于标 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养成。初高中注重学生创新素 养培育,推动了学校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更新, 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建设和创新发展。职业教 育注重集约化、规模化效应,学生职业技能得到提升。
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以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为目标,开展了特色课 程的区域共建共享建设,在学校课程计划制定、教师课程开发实施和 师生参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取得了的进步,初步满足了学生对课程的选 择需要。
区域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以“绿色指标"为引领,把学业测试 的数据转化为学校教育改进的依据,有效指导了学校评价方式的改 进。积极应对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为学生提供多元的选择和全面的拓 展时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发挥,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所减轻, 学生体质有所增强。
(四) 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
形成名师、名校长、区学科带头人、区、校骨干教师、拔尖人才、 领军人才、特级教师等培养和评审机制。建立优秀教师培养培训新模 式。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教育经费投入依法得到保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 性收入的增长,生均经费、教职工收入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人 均终身教育经费年投入居全市前列。教育经费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以调整存量资源为主,减量和增量有机结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改扩建、新建学校7所,新增建筑面积约88356. 1平方米,维修、加 固学校17所,形成与人口分布相协调的学校布局结构。
成立“黄浦区教育国际
黄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