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贩经济学毒贩也是啃老族
导语:在贩毒集团里贫富差距和一般大型企业差不多,少数上层人士拿了大部分的收益,大量底层的人平分极少的收益。要想得到更多,除了削尖脑袋往上爬之外,别无他法。
社会经济学家的乐趣似乎就是和普罗大众的既定印象对着干,比如他们会说:房价明天就会下降、黑手党和房屋经纪人没什么差别、自家泳池对小孩的危险性比手枪严重100倍等等。并且还会为这些让人悚然一惊的论调准备一大堆客观数据和号称十分严谨的数据模型来堵住你有不同意见的嘴。下面这位社会经济学家更拼,他在芝加哥一个毒贩团伙卧底长达六年,结果专门著书证明:贩毒是世界上最需要啃老的职业。
翻版麦当劳
这位名叫素德?文卡特斯的坚毅人士,最开始进行研究时还不是一位真正的社会经济学家,而只是一名就读社会经济学科的研究生。他的运气不太好,导师让他到贫民窟去调查一下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结果他拿着调查问卷直接闯进了一个贩毒团伙的据点。
在被这个全部由黑人组成的小组织囚禁一天后,素德被释放了,因为他们缺乏处理这类情况的经验,素德既不是警察,也不是其他团伙的奸细,看上去也没什么危险性,最关键的是该团伙的头目受过高等教育,是名大学生,主修工商管理。
回到家的素德并没有暗呼侥幸,并从此吸取教训,他反而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早就觉得传统的问卷调查方式完全是瞎搞,对研究毫无帮助,要理解对象们是怎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们住在一起(这人的胆子是有多大啊)。
可以想见初期的接触一定不会太顺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贩毒头目JT被素德的勇气和执着精神感动了(也或许是被日夜纠缠的崩溃了),素德慢慢能够接触该团伙的一些核心运作方式和账目。
结果发现实际上,贩毒团伙的运作机制和大多数美国企业一样,甚至可以说就是个翻版的麦当劳。对比着查阅麦当劳的组织架构图和贩毒团伙的组织架构图的话,基本上找不出区别来。
素德所打入的贩毒团伙类似于“加盟店”,隶属于一个名叫“黑帮子弟国度”的黑社会组织,与“董事会”类似,“董事会”中有20名左右“董事”。该组织在美国全国约有百家类似规模的“加盟店”, “加盟店”的经理,他手下雇了三名领班,一个负责帮派运营的事;一个负责帮派的财务事务;一个负责保护成员的人身安全。再下面就是“步兵”, 也就是街头推销员,有雇佣金,随着季节需要人数从25人到75人不等
”(对于贩毒,秋天是生意最火爆;而夏天和圣诞节是淡季。)。“加盟店”的最底层则是多达二百名的小喽,这些人不仅拿不到工资,相反还要上缴会员费,期冀于有朝一日被提升为“步兵”。
不得不啃老的毒贩
比尔?贾章斯就是怀抱着这样的梦想的“黑帮子弟忆中他和他的母亲住在63街的政府福利公寓中,房间的墙上贴满了安琪-圣桑曼特-瓦伦西亚的海报,这位前哥伦比亚名模曾是大毒枭“怪物”的情妇。16岁的比尔幻想的终极目标是有一天他也能过上像那些超级大毒枭们一样挥金如土、纸醉金迷的生活。
而在他遇到素德的那个夏天,比尔?贾章斯最渴望的是秋天早点到来,他希望今年多跑点活计,能够提升为“步兵”,甚或更奢望一点,他希望能在18岁以前升任“领班”,这样他就能养活自己,并搬出母亲的房子,远离母亲一天到晚不停的歇斯底里的咒
毒贩经济学毒贩也是啃老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