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是这一新阶段究竟应叫什么? 怎样概括这一新阶段的特征,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 1 、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主流观点。李琮等人是其代表。他们认为, 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新的转变时期, 仍然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 2 、二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黄素庵、甄炳禧把 20 世纪 90 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称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李景治、向文华等人也持此观点。他们认为,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资本加速向国际化发展,到 90年代则呈现明显的全球化倾向, 国家垄断与私人垄断结合在一起向全球拓展, 当代资本主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 、三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法国学者德罗奈持此观点。他认为, 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 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垄断资本是资本对人类社会生产的最高统治, 它把生产的社会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使资本主义实现了历史性进步。 4 、四是社会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高放的观点。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 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 从社会结构到社会生活, 从内部关系到国际关系, 社会化的程度都越来越高, 范围都越来越广, 层次都越来越多, 社会主义的因素在逐步增长, 所以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 即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 比之其他名称更为恰当、更为准确。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要策源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自然进程中的一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 20 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核能、半导体、合成化学等技术接踵诞生并得到初步发展; 80 年代后半期, 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宇航技术、新材料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所有这一切, 仿佛巨大的羽翼, 把人类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提升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 2 、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大大下降, 第三产业迅速上升, 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目前已达到 2/3 左右。第三产业的领头雁是高科技产业,而雁头就是信息产业,它们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3和1 /6 左右。与此相随, 蓝领工人减少, 白领工人增多; 非知识型工人减少, 从事信息处理的知识型工人增多。近年来, 在美国数百万新的就业者中,知识型工人约占 90 %左右。工人阶级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战后,银行信用体系膨胀, 金融组织不再仅有商业银行, 而且还有大量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进一步融合, 形成更为庞大的金融资本, 扩大和加深了金融资本的统治。股份公司进一步发展, 吸收的社会资本更多, 企业组织管理更加严密, 垄断资本可以用更少的股份控制整个公司, 进而垄断市场, 榨取更多的利润。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新型公司异军突起。公司兼并之风此起彼伏,资本日益集中和垄断, 跨部门跨行业的
资本主义新变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