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归类识字法、换一换、加一加等方法正确认读15个生字。
能正确书写木子旁的生字,重点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
通过接读、问读、拍手读等多种形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
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识字规律并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 师: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森林公园,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树,我们出发吧,看看见多识广的你们都认识这里面的哪些树呢?(播放PPT 图片欣赏)
生观看图片后汇报交流:有桂花树、桃树、松树、……
师:了不起,你们认识那么多的树,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树的儿歌——树之歌。
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生读。
二、借助拼音,读通儿歌
过渡语:儿歌中有好多树木,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 检查读文。
(1)儿歌有几句?(四句)
(2)指4名同学读儿歌。重点指导“桦”“柏”字的读音。
三、活动激趣
师:课文插图中的树木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就在儿歌里,请小朋友们把它们找出来,并把它们的名字写在相对应的插图旁边
朗读儿歌
指名分句读儿歌,师相机向学生介绍一些不常见的树木知识,例如:银杏:,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能活到一千多岁,是树中的老寿星。
以问答方式多形式朗读儿歌,小组间一问一答,男女之间一问一答,师生之间一问一答。
五、读通儿歌,识写生字
过渡语:儿歌中的树木太多了,我们给它们点点名。
1.认识各种树木的名称。
(1)借助图片认识词语。老师出示树木图片,学生认读树木名称。
(2)没有了图片,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认读。 梧桐 枫树 松树 柏树 桦树 金桂 水杉 银杏
(3)去掉拼音认读。这些生字宝宝太调皮了,它们摘掉了拼音的帽子,你们还能认吗?
(4)在摘树叶的游戏中认读生字。
(5)认识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发现汉字特点。
过渡语:有几个调皮的生字宝宝偷偷从卡片上溜了出来,你们认识他们吗? 梧、桐、枫、柏、杉、松、棉、桦
① 你能给它们找个好朋友吗?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② 仔细观察这些字,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都有木字旁。
③ 你们发现了字形里的秘密,再读一读,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梧 、桐、枫,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就是木字旁旁边的字。 教师小结:左边木字旁表示它们都是树木,右边的字提示了它们的读音,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形声字。
④ 我们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更多的生字。出示棕树、椰树、石榴、楠树、香樟、橡树,猜猜它们都是什么树?
(6)太棒了,你们都读
《树之歌》教学设计[16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