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教学反思
《手指》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是以“把握阅读材料为大 意”为主要的阅读目的。略读教学不是学习的略读教学,还要学习应用包括细读 在内的多种阅读方法。
《手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 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这篇课文的写作很有特色,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 出。但是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告诉我们的道理也不太难理解,因此我觉得教学这 篇课文的难点是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手指的特点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认真朗读课文,通过读拼音,联系上下文理解生 字新词。并归纳总结出五根手指的特点,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
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全班交流。此时,我重点引导孩子们分析了写大拇指的 自然段。在学生归纳出大拇指特点的基础上, 我让他们细读了这个自然段。抓住 句子“身体爱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去 体会作者的风趣幽默,把大拇指当成人来形容,不但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具体, 而且使文章显得活泼。学习”例如拉胡琴,总是其他四指按弦……却轮不上他。” 这个句子,学生知道了这是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大拇指的用处, 而且这里
还用了排比的修辞的手法,把大拇指的作用描写的淋漓尽致。 总之,我觉得虽然 是略读课文,我们教师也应该抓住有效的训练点,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接着,孩子们把学习写大拇指这个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迁移, 自学课文的写食
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自然段。学生分成小组自学,并在书上进行批注。课 文本身有趣,学生的学习趣味也就浓。孩子们的自学讨论热烈而有效。
然后我让学习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的两个自然段, 谈谈得到了什么启示。孩子 们基本都众口一词“团结就是力量”。这时我在想为什么的感悟惊人的一致呢? 大概是没有认真思考,人云亦云吧。
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阅读链接里的小诗《手》,谈谈收获和体会,并 有感情地诵读。
这篇课文教完,我给孩子们布置了这个星期的周记,仿照课文的方法写“五
《手指》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