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单元 爱国情怀.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单元 爱国情怀
5 黄河颂
精彩开篇词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宏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发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
学习目标
,以及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主旨。
,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体会诗歌蕴涵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环:课前——预习指导引领预习,锻炼学生能力
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
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巅(diān) 屏障(píng zhàng) 狂澜(lán) 劈(pī)
哺(bǔ)育 澎湃(péng pài) 九曲连环(qū) 榜样(bǎng)
流 xiè(泻) 发 yuán(源) zhuó(浊)流 wǎn (宛) 转
2.解释下面词语。
(1)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2)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3)起源。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
(4)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5)狂澜:巨大的波浪。
(6)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7)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4.背景链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他的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的心中掀起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黄河颂》。
第二环:课中——教学方案设计课堂,实施五步教学法
第一步:导入新课
(一)课前微测试
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巅(diān) 屏障(píng zhàng) 狂澜(lán) 劈(pī)
哺(bǔ)育 澎湃(péng pài) 九曲连环(qū) 榜样(bǎng)
流 xiè(泻) 发 yuán(源) zhuó(浊)流 wǎn (宛) 转
2、默写《逢入京使》
(二)导入新课
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的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

第二单元 爱国情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