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消费行为论文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了名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地球就像是在太空之中穿梭的宇宙飞船一样,只有通过不断消耗资源才能够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而当飞船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殆尽的时候,飞船也就无法再继续飞行。因此,如果人们肆无忌惮地开发资源和破坏环境,就会导致地球毁灭的恶果,人类也就面临着走向灭亡的危险。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正确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中,消费行为是生产行为的目的和推动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已经指出:“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生产期间都是一样的。”[1]因为人作为一种动物性的存在,首先只有通过物质性材料的消费才能满足其基本的生存性需要。人一生下来,就需要衣食住等基本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这是由于人具有动物属性的一面,因此人在开始生产之前也每天也在从事着消费行为。随着消费行为以及满足消费的生产行为的发展,经济关系也就开始形成,恩格斯认为消费资料之生产以及交换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而现行之不可持续性的消费行为是造成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合理消费模式的研究也就成为迫切的任务。在《我们的家园——地球》这本书之中,作者施里达斯•拉尔夫认为:“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对于环境的压力并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从本质上说,这种影响是通过人们使用或消费能源和原材料所产生的。”[2]
由于人们的不合理性的消费,造成了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比如一次性产品由于其使用方便卫生以及便于携带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于是一次性筷子的普及使得森林遭到大面积的砍伐,一次性塑料袋和餐饮盒的广泛使用使得地表出现大量的白色垃圾,更严重的是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渗入到地下,造成地下土壤的破坏和地下水的污染。这样的行为虽然在短时期之内好像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其带来的污染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治理,这样就会造成经济成果的一部分不得不被拿出以弥补环境污染的损失,这样也会反过来减缓资金之积累速度,从而拉慢经济建设的速度,制约经济之发展。根据统计,在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而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同时,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不是全部能够通过金钱和经济来进行衡量的。环境污染对于人们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对于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造成的威胁,都不得不由人类自己来承担。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会一定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污染对于人们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各种肿瘤、呼吸系统和肠胃等方面的疾病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比如雾霾的笼罩使得人们出门就得带上口罩,失去与自然相亲近的机会,连新鲜的空气这种最基本的生存所需也成为了珍稀资源。恩格斯早就提醒过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
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2]
当今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印证着恩格斯的理论。不正当
生态消费行为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