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建设美好祖国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案
【课标及核心素养】
知识目标
知道国家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广大人民的劳动;懂得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材料和辩论,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端正对劳动及劳动者的正确认识,尊敬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尊重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
教学难点:实干才能创造未来。
【教学设想】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图片、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情景导入法、作业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1、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
2、为什么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3、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承担振兴中华的责任?
二、【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
(展示教材P107“运用你的经验”)
想一想:你的观点是什么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我们中学生也应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感受劳动成果
1.想一想:这些图片展示了我国哪些成就?
2.思考:这些成就是谁通过什么方式创造出来的?
活动二:劳动者的身影
(展示教材P108“探究与分享”与下列图片)
1.思考:他们为什么令我们感动
2.思考:你还能说出身边令你感动的劳动者吗?与同学分享典型事迹。(先分小组交流劳动者的事迹,最后小组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劳动者的几个典型事迹)
3.思考:说说你学习了先进人物事迹的感想。
教师总结: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活动三:实干实现中国梦
(展示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万君事迹简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思考:李万君和他的工作团队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于他们具有怎样的品质?
提示:精益求精、团结协作、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等。
2.思考:怎样理解工匠精神?
提示:(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3)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4)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3.思考:他们的成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实干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提示:今天,国家建设展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现实。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活动四:辩论——“书本知识与实践谁重要”
(展示教材P110“探究与分享”)
活动:将全班同学分为甲方和乙方,进行辩论。双方先对观点各自进行讨论,各选出三位发言代表组成辩论小组,进行五
第十课 建设美好祖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