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正式版.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叫王杰,来自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
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次说课包括六个部分: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
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一篇回忆童年
往事的叙事散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文是作者在 1926 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
生活的散文。文章共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课文由“我的乐园”
领起百草园,写了百草园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和美女蛇的传说。写三味书屋时,作
者选取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刻画了一位严厉而
又可敬、可亲、有趣的老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是作者少年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清末私塾教
育的状况,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呆板的封建教育制度、教
育方法表示了略微的不满。学习本课,要让学生能理解作者的这一思想感情,同时使学生体
会作者丰富的情感,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单元要求与课文特点(紧扣知识和能力、过程和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
(一 )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 .知识目标:准确掌握重点字词,学习课文准确使用字词来表现景物特征的写法。
2.能力目标:学会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掌握分析散文与语段、语言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关注自身的生活与成长,同时增加对学习语文的兴
趣,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本文的第二自然段,写百草园里的生活情景,生动、具体、形象;第七自然的
描写捕鸟过程的一系列动词,准确而贴切:因而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揣
摩而理解掌握课文内容。
2.难点:本文后一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对封建教育的批评否定融汇在对这种学习生
活的描绘中,学生理解理解起来相对会有一定难度,应通过分析具体的词句帮助学生理解体
会。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所在。
三 说学情
初一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写景往往比较概括,不够具体,条理不够清楚,重要的原
因就是观察不够仔细,没有掌握观察的方法。针对初一学生的实际,因此本课的教学要让学
生学会观察、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四 .说教学法
(一)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的原
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
导,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法,改变学习方式。
本课我主要采用了诵读法和设疑讨论法。
诵读法。教学中要巩固加强学生的诵读水平,培养语感。本文感情真挚,文辞优美,
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中,体会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疑讨论法。散文重在写景抒情,但这种情感的抒发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寓情于景,
所以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积极讨论。
(二)说学法
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步骤的学法指导:
.课前让学生利用网络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正式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7-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