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名家书画“有戏”
在今年的艺术品春拍中,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 篆书四言联》,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的最高价。这使得不少的市场投资者纷纷开始寻找近现代绘画中的价值洼地,而从近期的拍卖市场上来看,海派名家无疑更有潜力。
名家作品频创新高
近现代海派大师,如任伯年和林风眠的作品风格都影响了齐白石的画风,堪称齐白石的老师。但目前海派画家作品的市场价格远低于齐白石,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海派书画长久以来大都“养在深闺人未识”。好在这种情况在今年春拍中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在不久前举行的上海拍卖行春拍中,吴湖帆《春江泛舟》,,一举刷新吴湖帆画作成交额和成交单价两项纪录。而此前的纪录是在今年中国嘉德春拍中创造的,吴湖帆在1954年创作的《稼轩词意图》。
海派绘画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以规模宏大、文化积累深厚,在全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不言而喻,并在不同时期涌现了诸多杰出画家,以其独特风格引领潮流,甚至影响绘画史的发展。近年来,海派绘画又呈现了万紫千红、迷人眼目的新局面、新气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说明海
派绘画在不断变化,在不断光大,在为铸造新的辉煌而积累,它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城市文化的创新精神。不仅是老一代的海派画家拍卖受宠,新一代名家的作品也开始在拍卖市场上崭露头角,像在今年北京保利春拍“虚怀斋”藏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中,萧海春的《唐人争鞠图》,创造了其作品拍卖的新记录。
海派书画“大”有看头
海派书画的变化,首先体现在改革开放后的人物画出现新局面。上海画坛涌现出了一大批或重传统法则,或重西方现代观念的人物画名家,他们或以笔墨描写上通古雅、下及民俗的趣味,或以夸张变形、写意抽象的手法诠释都市化的新观念,一时令上海人物坛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新气象。相对于人物画坛的精彩纷呈,海上山水画与花鸟画亦勃发出新的生机。由于建国后主题创作的风靡一时,令笔精墨妙的山水画传统一度式微,随着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的回潮,海上画坛的传统山水画亦开始复苏并渐趋壮大,他们或从宋元山水筑基,或致力于文人画笔墨,或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审美理念,令海上山水画焕发出历久而长新的魅力。
在近期申城举行的大型红色题材画展上,杨正新的《中华魂》无疑成为了最受关注的画作之一。作为一件曾经在许多大型画展上露面过的精品,杨正新的《中华魂》已经成为了新时期红色绘画中的经典之作。虽然这幅作品因为被上海美术馆收藏而不可能在市场上流通,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出
“黄河在咆哮”,那“咆哮”是地动山摇的震撼,更是一个民族于觉醒、崛起过程中的呐喊。今天,他的山水画又借鉴了青绿山水,大胆泼彩,营造起幽玄神秘、变幻莫测的混沌灵境。
投资思路随机应“变”
如何寻找到巨头投资潜力的海派画家呢?关注变革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从1958年成为海上花鸟名家江寒汀的入室弟子开始,杨正新已经画了半个多世纪。他的写意水墨画因为别具一格,在海派画坛享有盛誉。因为右手学古人国画学得太像,他一度放弃右手改用左手画画
海派名家书画“有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