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混合痔术后镇痛探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混合痔术后镇痛探究
  【摘要】 疼痛是混合痔术后的主要症状之一,目前西医学的镇痛方法,如穴位止痛、神经阻滞麻醉、注射长效止痛针、椎管内镇痛、超前镇痛、平衡镇痛、超前平衡镇痛以及围手术期镇痛的联合止痛模式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寻求一种有效途径解决混合痔术后疼痛、并发症等问题,成为肛肠科医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镇痛 混合痔术后 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15-02
  “十人九痔”说明痔的发病率极高,此类疾病大部分最终需手术治疗。肛门部位结构特殊,齿线以下组织受脊神经支配,对疼痛极为敏感,并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引起尿缩留、排便困难、水肿等一系列症状,影响手术预后。
  
  肛管部位的齿线是重要分界线,齿线上的上皮发源于内胚层,血管属于直肠上的血管,神经受内脏神经支配,无痛感,淋巴液回流至髂内淋巴结。齿线下发源于外胚层组织,血管属于肚门血管,淋巴液回流至腹股沟浅表淋巴结,神经受阴部神经支配,表面为皮肤,感觉神经末梢极为丰富,损伤后痛感强烈。齿线上方即肛垫所在位置有近1cm宽的环行区,有柱状上皮或移行上皮、扁平上皮或三种上皮混合覆盖,为痔的好发区,此区域内存在高度特化的感觉神经终末组织带,形成不同的有结构的神经末梢。
  西医学关于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原因:一是手术损伤神经引起持续性躯体痛,伤口神经末梢暴露,受到外界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刺激引起疼痛。二是手术损伤血管及淋巴管,造成血液及淋巴液回流障碍,导致局部缺血、水肿而引发疼痛;三是创面局部感染引起致痛物质增多,如P物质、白三稀、5-HT、缓激肽、组胺、前列腺素等,同时这些物质还能提高肛周末梢神经的兴奋性产生疼痛;四是术后排便时肛门强烈扩张或粪便通过肛门时直接刺激或摩擦伤口; 五是术后创面敷料填塞过紧、绷带压迫过紧以及粪便嵌塞均可引起疼痛;六是术后瘢痕收缩压迫神经引起阵发性疼痛;七是术后局部引流不畅引起阻塞性疼痛。
  
   口服止痛剂:主要分为三类①非阿片类,包括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消炎痛、萘普生等。②阿片类药物,分为强阿片类与弱阿片类两种,前者包括吗啡、左啡洛、美散痛、哌替啶;后者包括可待因、右丙氧盼、轻考酮等等。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疼痛。③辅助药物,分为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及皮质类固醇。
  :栓剂直肠给药,如双氯芬酸钠栓、噪美辛栓、以及美施康定栓。膏剂外涂,如甲硝挫软膏、硫糖银软膏、EMLA(恩纳)软膏、地尔硫卓软膏均可起到镇痛作用,并且前者还可促进切口愈合。局部麻醉药物外敷:如布比卡因、盐酸罗哌卡因,少量喷洒在创面上可减轻疼痛。
  :常用药物有亚甲蓝复合剂(以亚甲蓝为主,与麻醉或其他多种药物配比而成)、复方薄荷脑注射液(含薄荷脑、利多卡因、甘油、乙醇及注射用水)、
  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等,以其效果好、作用时间长而广泛应用,适用于术后中度以上疼痛。
  亚甲蓝作为一种末梢神经灭活剂,能阻碍神经纤维的传导,影响神经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可逆性地损害末梢神经髓质的作用,而髓质再生需要30天左右

混合痔术后镇痛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