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
作者周,当代学者,散文家。读者对他的评价是,用散文
笔调来书写哲学思考,
用哲学思考来贯穿文学写作。
二、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思考:
、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两个“子问题” :
①这一观点在文中有怎样更详尽的表述?
( 我们当然也不能否认肉身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
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
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 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 乃至高贵和卑鄙 。 )
明确: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 我们当然也不能否认肉身的必
要” ,退一步说理,以退为进,使说理辩证,又因其辩证而更具有说
服力。 )
②作者针对什么现象提出这个观点的?
( 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
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
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具结果是灵魂日 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明确: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在于关注内心世界。
2、你最欣赏的事例是什么,用一两句话简述理由。
为了论述这个观点,作者选取了几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对论 点进行论证。请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个事例,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 的理解。
(根据学生回答,给出五个事例标签,并排序。)
三、细部研读
1、阿基米得与第欧根尼都是古希腊的,是否重复?
阿基米得:
这是请求,也是怒喝,是痛惜,也是蔑视,更是对科学疯狂的 痴迷与令人惊异的执着,可参考他的另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 ,我
能把地球翘起”
第欧根尼:
靠乞讨为生的穷哲学家,寄身在一只木桶里,被市民称作狗。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亚历山大巡游某地,遇见正躺着晒太阳的 第欧根尼,这位世界之王上前自我介绍: “我是大帝亚历山大。”哲
学家依然躺着,也自报家门:“我是老狗第欧根尼。”大帝肃然起敬, 问:“我有什么可以为先生效劳的吗? ”哲学家的回答是: “有的,
就是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亚历山大就乖乖地走了,他边走边
对侍从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愿意做第欧根尼。”
在一次航行中,他被海盗俘虏,海盗把他送到奴隶市场上拍卖。
拍卖者问他能做什么,回答是:“我能做人的主人。”他指着一个人 说:“把我卖给这个人吧,他需要一个主人。”又朝那人喊道:”嗨, 你过来,你必须服从我!”这个人当真把他买下,带回了家。第欧根 尼当起了家庭教师和管家,把家务管得井井有条,教出的孩子个个 德才兼备,因此受到了全家人的尊敬。他乐于做这个角色,一些朋 友想为他劝他别再当奴隶了,被他骂为蠢货。他的道理是,对于像 他这样的人,身份无所谓,即使身为奴隶,心灵仍是自由的。
人在世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无非是阳光一一阳光是一个象 征,代表自然给予人的基本赠礼一一自由。谁挡住了阳光?亚历山 大一一亚历山大也是一个象征,代表权力、名声、财富等一切世人 所看重而其实并非必需的东西。不要挡住我的阳光一一不要让功利 挡住自由,不要让习俗挡住本性,不要让非必需挡住必需。
在死亡面前,能做一个高贵的人是不容易的;但权威面前,能 固守自我显得更不容易,从这意义上说,第欧根尼的事例是在一个 更高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0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