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教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六单元的第一课时,两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综观全部教材, 在此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过百以内的一位数乘、
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二位数乘法, 这为本课教学提供了知识铺垫的思
路孕伏, 而本课教学又为今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奠
定基础,因而本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教材创设了猴子两次分桃子的情境,第一次 2 只猴子平均分
48 个桃子,这题中十位上的数能被 2 整除,这个内容在第一单元
口算除法中学习过, 在这里主要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以及竖式中每
一步运算的意义。第二次是 3 只猴了平均分 48 个桃子,十位上的
数不能被 3 整除, 口算就不太容易了, 需要列竖式计算, 教学时要
组织学生用学具动手操作, 并做到操作与思维的有机结合, 真正理
解竖式每步的含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和掌握两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竖式计算方法与算理,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 因为
这是能正确解题的关键。 而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又较少, 在教
学中, 应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悟竖式的计算方法。
2、 学生: 小学三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和对数学学习的激 qing,
但他们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以及生活经验的缺乏, 很难只通过
课本和教师的直接讲授来学习, 他们天生好动, 思维活跃, 喜欢动
手, 多通过直接体验、 亲身实践来积累经验, 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会
全身心投入,他们是由兴趣而进入学习过程的。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中心任务,所有教学环节
都是为此服务的, 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
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 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
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
展。 根据这一要求和本节教学内容,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节
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探索并掌握两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
(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进一步培养学生
的估算意识。 ②结合具体情境,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解决问
题的能力。 ③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培养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 指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
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知识、 数学思维
和方法应由学生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 让学生从已有的
知识经验出发“做数学” ,本节课教学中力求体现:
1 、建立新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发展
为本,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2、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
探究、合作交流,由“学会”变为“会学”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
3、紧密联系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与生活实际,使数学生活
化、活动化,重视学生学习经历与体验,强调在过程中理解与
发现。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和现有知识
水平,为了更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上述三条
《分桃子》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