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路遥小说中的道德意识.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路遥小说中的道德意识.doc浅谈路遥小说中的道德意识
摘要:路遥小说中的道德意识以其独特的方式出现在其作品中,他是在 首肯传统美德的前提下向读者展示现代道德观念的。他赞扬具有传统美德的人物, 也热烈地歌颂那些既具有传统美德又能够追求个性自由和纯真爱情的人物。对于 传统道德观念中存在一些糟粕问题的人,路遥没有完全给予否定,而是让他们在 传统美德的感召下自责、自罚,让他们在自责中回归到善良的本质。总之,在作 品中,路遥始终是以道德是否完善作为评判人物的标准的。
关键词:路遥小说道德意识传统美德现代观念交叉
一位优秀的作家的意识世界应该有着广泛的内容,世界观、人生观以致对万 事万物的看法和感受等等,无不旬含在其中。这些多多少少都能在作家的作品中 找到足踪。
路遥是一位对文学艺术、社会、人生有他的独特看法的作家,他的小说是乡 土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因为他受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 功能和价值,所以他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时代意识、政治意识、苦难意识 和道德意识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读者。本文试图对其小说中所体现的道德意识加 以论述。
特殊的生活经历和现实状况决定了路遥始终“是一个血统农民的儿子”,是“既 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1]他一生的大半时间都在农村度过, 他从黄土地和家乡的父老乡亲那儿得到的不仅仅是创作素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 营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传统道德意识。作者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自觉地流露 出对传统美德的欣赏和眷恋,即使后来他受到现代道德观念的影响,也没有改变 他对传统美德的崇敬之情。在面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现代道德观念冲突时,作者进 行的是冷静客观的分析,力图使两者达到最完美的协调。
纵观路遥的所有作品可以看出,他对传统道德的理解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 传统美德,例如勤劳善良,尊老爱幼等等;一层是传统道德中落后保守的思想, 例如对个性的扼杀,对婚姻爱情的门第观念等。而路遥对现代道德意识观念的理 解则是追求个性的自由和纯真的爱情生活。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作者体现出的是 在首肯传统美德的前提下,向读者展示现代道德观念。
农村传统的文化和苦难的生活经历使路遥一生都对传统美德富于特殊的感 情,在他的创作中总是表现出对这种感情的向往和追求。路遥曾经在评价刘巧珍、 德顺爷爷时说过:“通过这两个人物寄托了我对养育我的父亲、兄弟、姐妹的一种 感情。这两个人物,表现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一种传统的美德……这种 东西对我们永远是宝贵的……”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路遥对传统美德的热衷追求, 他试图使他笔下的人物在传统美德的滋补下,显得更加成熟完善。正因为如此, “在路遥的情感世界中,是非判断的标准往往是以传统的道德观念为依据。”这在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的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
孙少安可谓是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者,他是作者笔下普普通通的、最真实的 农民。他善良、能干、头脑又好,本来读书很好,很有发展前途,但是为了帮助 父母,供养弟妹,他十三岁毅然辍学种田。即使后来生活富裕了,分家的时候他
仍然痛苦不堪,“他已经习惯于自己在家庭中扮演保护人的角色:一旦没有他,其 他人怎么办。”这是传统的长子长兄的道德观念,路遥对此持赞扬的态度。孙少安 善良地对待村民,为了维护乡亲的利益,他冒着极大的危险"扩大自留地”,为此, 他招来了处分,但毫无怨言。富裕后,他首先

浅谈路遥小说中的道德意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93 KB
  • 时间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