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doc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 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贯彻教学大纲, 着重于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命题的范围应是有影响的重大历史 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 热点问题。
1. 1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如“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西方 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 性,试结合史实分别指出这种反动性与革命性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此题涉及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六章十节的相 关内容,这就帮助学生打通因教材章节所带来的知识割裂,使相关的知识 体系化、网络化。
,即学科联系。因为历史与政治、 语文及地理联系密切,命题时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 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和借鉴,加大知识 贮量,使之为创造性思维服务。如通过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 经济政策的讨论,联系到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 改革开放,使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中借鉴教训,得到启示,深刻地认识到改 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正确看待
当前岀现的国企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社会现象。使学生的认识源于教材, 却又高于教材。
1. 3注意命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 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如“试 分析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性质,若苏联不出兵, 你认为捷克斯洛伐克将向何处去? ”讨论中,学生们对苏联若不出兵,捷 克斯洛伐克的前途提出了三种设想:一是改革取得较大成效,但被苏联开 除出社会主义阵营,如南斯拉夫那样,成为不结盟国家;二是随着改革的 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捷共领导人把握不住社会主义方向而走资本 主义道路;三是捷共出现邓小平式的领袖人物,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 获得极大成功,给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则可能避免苏联解体和 东欧剧变,那么整个世界历史将可能重新改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 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
2•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
教师事先公布讨论题,提出目的和要求,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 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并事先确定3至5个主要发言人,其余为补 充发言人,或按坐位每10人为一组,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 学生则要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人人 都做发言的打算,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不超时、态度认真大方,尽 可能讲普通话,口齿清楚,措词得当。
,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令瓦,掌握好火候。当岀 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 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 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 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5 KB
  • 时间2021-07-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