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书谱》是每一位书法人的必修课.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书谱》是每一位书法人的必修课
自公元687年至今,一千两百多年来的中国书法史中,孙过庭的《书谱》可谓绝唱。宋代以来,无论是学习书法还是研究书法史论,孙过庭和《书谱》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人物和书学论著。这不仅仅是因为《书谱》的学术理论价值,就单是从书法创作的角度来审视,《书谱》也是每一个书法学习者的必修课。千百年来传诵广泛的《书谱》,确切名称应叫《书谱序》,因为一直没有看到《书谱》的正文,就把这篇序言径称《书谱》。“从原文本身看,篇末说:‘今撰为六篇,分为两卷’。但全文从内容到形式并没有分成六个部分来写;而只是概述了书法的源流与支派,评骘了前人论书的偏蔽,以及叙述自己撰写《书谱》的旨趣等。……完全是序言之体。”
孙过庭生前好友陈子昂在《孙君墓志铭》中说:“将期老而有述,死且不朽,宠荣之事,于我何有哉!志竟不遂,遇暴疾,卒于洛阳植业里之客舍。”所谓“志竟不遂”大概是指论稿未完成。后宋徽宗赵佶用瘦金体在其墨迹的前面写上“唐孙过庭书谱序”的题签,标明是“序”。孙过庭,名虔礼,以字行,陈留人(今河南开封),郡望出自富阳。官至率府录事。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暴卒于洛阳,时年约44岁。(《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 朱关田著)窦蒙《述书赋注》一书认为孙过庭为“富阳人”、“死年当在68岁以上
”。而《书谱序》自署“吴郡孙过庭。”(吴郡不是当时的地名,只是郡望,在今苏州一带离富阳不远。)对此本文暂不作史学考证辨析,旨在对《书谱》的书法艺术进行赏析与临摹。 《书谱》其内容极其丰赡而精辟,含义深厚。《书谱》在艺术主张、学书步骤、真草之辩证、书体的功用和特点、基本技法的总结、创作经验、学习态度、立身务本道德修养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宏论。诸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草不兼真,殆不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等等闪光的词句、深刻的思想,读来常常让人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是学习书法者必读的文本,同时,也是学习草书应修的功课。孙过庭的书法“宪章‘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尚异好奇,凌越险阻……”(张怀瓘《书断》)。孙过庭书法宗法“二王”,于笔法尤为精到。可贵的是他能将晋法化为己用,入而能出,化繁为简,空灵古朴,潇洒俊逸,直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经典墨本。
1《书谱》为我们提供了较多的草字范本
在历代经典的草书刻帖中,有的只有短短四五十个字,多则数百,而像《书谱》有这么多字的古帖的确是很少有,所以说它为初学者提供了难得的草字范本,尤其是同一个字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处理。字帖中虽然重复的字很多,但在上下文不同的行距章法衔接中,都有不同的字态写法。
如:一个“草”字,作为一行的第一个字的时候,用笔提按略重,草字头两点笔锋按得稍重,主笔一长横与下面的笔画稍有断开,端庄厚重而独立。
而接下来“拟草”的“草”作为一行的第二个字,与第一个“拟”字略有连绵,笔锋提起,线条轻盈纤细而流畅。至本行下面“则长草虽”一句,“则”字用笔较重,“长草虽”三个字在一行的最下面,且右边的一行“兼之”两个字用笔和用墨较重而笔笔断开,所以与“兼之”两个字相邻的“长草虽”三字在这里处理得就比较线条稍细连绵,用笔轻松飘逸。这三个“草”字分别在不同的位置就采取不同的用笔

《书谱》是每一位书法人的必修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