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湿地调查及保护管理措施初探
摘要:对滨海县湿地资源及其环境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摸清 了该县湿地资源的分布类型和生态特征,建立了湿地资源信息数据库。结 合该县湿地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利用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湿 地保护和恢复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初步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湿地;保护和恢复措施;滨海县
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 10000902 1引言
1971年2月2日,《湿地公约》在伊朗的拉姆萨尔正式通过。从1997 年开始,世界各地都把每年的这一天作为“世界湿地日”加以庆祝。
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 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海水区。湿地与森林、农 田、草地等生态环境一样,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 富、生产力很咼的生态系统。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被科学家们称为“地球之肾”、“自 然界重要的基因库”。滨海县湿地资源丰富,沿海浅水滩涂面积较大,也 是丹顶鹤保护区的缓冲区,湿地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全县境内河流纵横分 布,湿地范围广泛,集多种类型于一体,是全省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要区域。 因此,面对该县现状,组织专职人员,开展科学调查,掌握全县湿地资源,
制定保护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滨海县湿地的类型和分布
2. 1调查范围和重点
滨海县位于东经119° 37’〜120° 20’与北纬33° 43’〜34° 23’
之间,地处黄淮平原东南部,废黄河(中山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的下游入 海处,东临黄海,南与射阳县毗邻,西南与阜宁县接壤,西界涟水县,北 隔废黄河与响水县相望。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880 km2,东西最大直线距离 55 km,南北最大直线距离47 km。本次调查范围主要是全县范围内面积8 hm2 (含8hm2)以上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 以及宽度10 m以上、长度5 km以上的河流湿地。
2. 2调查内容
本次湿地调查采用一般调查。对所有符合调查范围的湿地调查湿地类 型、面积、分布(行政区、中心点坐标)、平均海拔、所属流域、水源补 给状况、植被类型及面积、主要优势植物种、土地所有权、保护管理状况; 河流湿地的流域级别等。
2. 3调查方法
本次湿地调查组成专业调查人员,采用资料收集和外业调查相结合的 方法,按照调查方案的具体要求,依据收集的资料和外业调查的具体数据
进行汇总。
3滨海县湿地概况
滨海县地处苏北黄淮冲积平原东北端,黄海西岸,地处由暖温带南缘 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气候区,为湿润的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冷 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较长,降水较充沛,雨热 同季。
3. 2湿地滩涂情况
滨海县淤泥质海岸的土壤来源于废黄河、淮河冲积表土,质地较细, 养分丰富。泥质海滩由于黄河改道山东,目前,形成侵蚀性海岸。
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水系,较长的河流有53条,河网密度为每平方 公里6. 29 km,主要流向由西向东,骨干河流有射阳河、通榆河、苏北灌 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中山河)、北八滩渠、翻身河等,各自 形成自已的水系,高低各别,引排分开。现有淡水面积106 km2,折合15. 9 万亩,
滨海县湿地调查及保护管理措施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