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放本能.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解放本能
  人类发明工具是为了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说是为了解放自己,从繁重的劳动中分离出来,让机器为人类服务。有人说懒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更舒适的生活,人们发明了汽车、飞机、洗衣机、空调等等,当人们开始把汽车作为基本交通工具的时候,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机械化操作,也不可避免地希望有一天机器能够听懂人的命令,并且帮助我们执行下去。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沟通,人机互联经历了漫长的技术等待
  最早的车载系统是什么?没错,就是收音机,在1 922年雪佛兰首先在自己的新车上装载了收音机,这个当时看似是为了给司机解闷的装置成为了车载系统的鼻祖。虽然在此之前西门子公司也研制成功了所谓的“车载电话”,但是在那个有线传输的年代,必须把车停在电线杆底下,用两根电线接通后才能通话。
  虽然美国政府认为收音机会造成事故隐患,但是此后的几十年,越来越多的汽车装上了收音机,这种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很长时间里成为了人机交互的主要手段。此后无论是卡带还是CD,虽然介质发生了变化,容量呈几何增加,但是都没有实现互联的主动沟通,直到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才结束了漫长的技术等待。 技术带来了无限想象空间
  除了娱乐,在车里最大的需求就是如何正确到达目的地。在没有GPS的年代,人们想了很多现在看似幼稚的办法,形成了导航的最初形态,比如通过速度感应和转角感应定位,储存大量的数据地图等。这一切随着GPS卫星的升空被抛在了历史长河中。1995年,基于GPS网络,博世首先推出了带有定位功能的TravelPilot RGS05车载导航系统。从此导航在车辆上的发展被看做是人机互动的典型案例,从最开始的输入坐标,到目的地检索,再到现在的语音控制,AI智能搜索等,技术的迭代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车载电话再也不用寻找电线杆了,而是用一张小小的SIM卡就可以完成旅途中的实时连接,但是当手机真正普及以后,通过蓝牙连接手机成为了更加合理和便捷的解决方案。 分步骤的解放驾驶者,最终实现人机分离
  有了娱乐系统,可以设定导航,同时还能跟别人沟通,这就是人机交互的全部么?当然不是,真正的目的是要逐步地解放驾驶者。比如80年代普及的定速巡航,就是在高速上有限地解放了驾驶者的双脚;比如十年前流行的语音控制,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打开空调,音响,甚至连接第三方服务等,而如今的自动驾驶也是朝着解放驾驶者的方向努力地进化着。
  语音控制解放了双手

解放本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