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练习题
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
1.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
A.乙升降机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B.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D.乙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提升物体质量和高度相同说明甲、乙升降机做的有用功相等,故A错误;
BCD.既然甲机械效率高,则说明甲做的额外功少,总功也就少,故BD错误,C正确.
2.如图所示,定滑轮重4N,,在拉力F的作用下,1s内将重为4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10cm.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B.拉力F的大小为4N
C.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n=2,
A.绳端移动的距离是:
s=2h=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
,
故A错误;
B.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
故B错误;
C.拉力做的总功:W总 =Fs=×=,拉力F的功率:
,
故C正确;
D.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 =Gh=4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故D错误。
3.班里组织一次“比一比上楼时的功率”活动,从一楼登上五楼,比谁的功率最大。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 )
①五楼到一楼的高度H; ②从一楼到达五楼所用的时间T;
③每个同学的体重G; ④四楼到五楼楼梯的长度L。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功率公式得
学生都是从同一栋楼中的一楼到五楼,所以H高度相同,没有必要测量高度H的大小了;学生自身重不同,爬楼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必须测出各个体重和所用时间,这样可对比出不同学生上楼时的功率大小关系了。
故选D。
4.如图所示,分析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C点的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小球摆动到最低点B时,动能为零
C.小球摆动到最高点C时,重力势能最小
D.小球在整个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速度增大,高度减小,所以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小球摆动到最低点B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B错;小球摆动到最高点C时,重力势能与在A点时相同都为零,故C错;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是守恒的,D正确;应选D.
【考点定位】机械能转化和守恒
5.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直杆可绕O点转动,杆下挂一所受重力为G的物块,刚开始直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º.为了安全下降物块,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且作用于直杆中点的拉力F,使直杆缓慢地转动到竖直位置(可以认为杠杆每一瞬间都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拉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 B.拉力F和物块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
C.这个过程中物块重力所做的功为 D.这个过程中直杆一直都是费力杠杆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杠杆由与竖直方向成60°角逐渐转到竖直位置时,由于拉力始终水平,所以其力臂逐渐变大;物体对杠杆拉力为阻力,转动过程中阻力臂逐渐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逐渐变小,故A错误;
B.拉力F和物块重力大小不等、不一条直线上,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杠杆由与竖直方向成60°角时,杠杆右端高度,转到竖直位置时杠杆下端高度降到L处,所以物体下降高度,所以物体重力做功
,故C正确;
D.当杠杆转到竖直位置时,阻力臂为0,杠杆为省力杠杆,故D错误。
6.以下简单机械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道钉撬 B.钓鱼竿 C.定滑轮 D.手推车
【答案】B
【解析】
A、道钉撬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
B、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正确;
C、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C错误;
D、手推车在使用过程中,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练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