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说”的特点。
2、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3、掌握本文的重要实词。
4、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2、3、4
学习难点:2、4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汉族。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所以称柳柳州),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2、本文通过捕蛇者蒋氏对其祖孙三代为免交赋税而甘愿冒着死亡威胁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中唐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当时“苛政猛于虎”的税收。
3、“说”是( 古代)的一种文体, 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既可以( 发表议论), 也可以( 记事), 都是为了( 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
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第一课时
课型:预习展示
课时目标:1、了解“说”的特点。
2、熟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重点词句。
环节预设:整体感知10 课堂自学15 课堂研讨及展示20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把你不会念的字和你认为容易念错的、容易写错的字从课文上找出来并注音,把你认为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找出来,参照课文注解加以解释。
(1)注音
腊( ) 挛( )踠( )瘘( )疠( )啮( )
嗣( ) 殚( )蹙( )莅( )藉( )隳( )
徙( ) 踣( )曩( )嚣( )恂( )缶( )
当( )其租入 几( )死者谨食( )之 夫( )
捕蛇者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