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得:得到。钟:古代的打击乐器。负:背、驮。
走:跑。则:但是。以:用。
锤:(chuí)槌子或棒子。
况”(huàng)然:况,拟声词,形容钟声宏亮。
遽(jù):立即、急忙。
掩yǎn:堵住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做了坏事又不想别人知道,自欺欺人的蠢人。
告诉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
成语填空:
亡羊补牢掩耳盗铃揠苗助长
1、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
2、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 )!
3、有的同学做练习册的时候,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 )吗?
掩耳盗铃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