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上海市2017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杨浦区 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
一 、 积累应用 ( 10 分)
按要求填空。 ( 5 分)
1 )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2)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辛弃疾 《 •登建康赏心亭》 )(3)
“窗”是古诗词中的常见物象,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 , ”
临窗
抒发着晚年寂寞的情怀;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 , ”寄托对妻
“子(或友人)的 思念。
4 ) 李 白 登 上 金 陵 凤 凰 台 , 远 眺 时 看 到 的 自 然 景 观 是 “ ,
按要求选择。 ( 5 分)
1 )下列诗句中,哪两项蕴含的哲理最相近( )( )( 3 分)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 )好友在一次重大考试中受挫, 你想要送他一句话, 下列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 )( 2 分)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二 、 阅读 (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3 3- -8 8 题 。( 16 分)
1 )目前国内网络微电影由于生存形态和创作动机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纪实微电
影、剧情微电影、广告微电影和实验微电影。 无论是哪种类型,网络微电影这一当下互联网时
代的“影像小品文” ,是除网络外无法通过其他媒体或以其他方式体验的艺术,是一种新的艺
术样式,是艺术发展尤其是影像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 2 )中国古典艺术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孕育的成果。从表面上,看网络微电影与中国古典艺
术相距甚远,两者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但是,网络微电影既然被称之为艺术,就包含
在艺术体系之中, 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 有必要接受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艺术因素, 并将之内
化于自身的创作美学。
( 3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艺术发展中,绝句因其简洁的篇幅、巧妙的审美思维、高效的
情感表达, 一直深受诗人们的宠爱。 凡诗人者, 无不工绝句, 这一现象甚至有些像当今的 “人
人都是艺术家” 的网络微电影。 绝句的创作秉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的特点,
于方寸间见意象、以有限中表无限, 一般结尾意味无穷却又能合情合理。绝句以四句为体,正应了
叙事的“起承转合” ,于时空转换中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如柳宗元在《江雪》中
所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前面两句“千山” “万径”描述
环境,类似于影视视听语言中的“大全景”的运用。于第三句镜头推进。由“孤舟”的
全景至“蓑笠翁”的中景人物描写,最后聚焦到特写——“独钓”这一具体动作上,最后一句
“独钓寒江雪”表达出钓鱼翁的孤寂,虽无声却意味深长。由此可以看出,绝句通常在构思上
将互相冲突、互相对立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将事物的远近、大小、情思的刚柔、虚实相
互融合,体现的是一种“阴阳相成”的创作美学。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 ?贝尔曾说艺术是“有意
味的形式 ”。反观网络微电影所呈现的以视觉消费为主的创作目的,着实难以实现具
有思辨目的的深度审美。 除此之外, 绝句因其体裁特点与微电影的创作美学有着异曲同工之
妙,也可以成为微电影创作的选题资源。
( 4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有一种主张笔墨凝练、形象赋予意趣、创作随性率真的即兴绘画
形式——小品画。小品画通常突出神情,其艺术效果强调形简而神生、笔简而意赅。
,小品画造型特点通常不会囿于写实,对形象的处理多用变形、抽象的艺术加工
手段,以实现高度概括的目的。网络微电影其叙事强调概括,其视听强调凝练,
往往忽视概括和凝练以外神情意趣的追求。 小品画对神情意趣的追求,这一独特
的绘画形式才能走入千家万户。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闲情逸致也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普遍审
美心理。
( 5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微电影的创作应考虑用户的接受习惯,应注重视听语言的高度
概括、画面信息的有效。微电影《一维》采用剪辑动画的形式,巧妙地融合了中国水墨画的神
韵以及皮影艺术的元素,以古喻今地探讨了人性中的善恶。但从《一维》中也可以看出,
以凝练的形式表达深奥的内容似乎是失败的。 对微电影来说, 由于观众的接收习惯, 不适合
通过繁杂的信息量来探讨宏大的主题, 叙事元素 也应同形式一样化繁为简。
(6)中国传统文化外援下的中国传统审美内涵以及与之相应的艺术特征决定了中

上海市2017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1-07-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