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基础知识
散文的分类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它包括叙事散文如《背影》、抒情散文如《春》以及说理散文。
1.叙事性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中心,:
⑴记人散文
记叙人物的散文以人物为中心,但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与小说不同,不追求人物性格的完整,也不要求全面细致地描写人物命运,而是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人生片断或性格的某一方面来寄情写意.
⑵叙事散文
记叙事迹的散文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寄情于事.所叙述的事件可大可小,可一件也可多件,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富有情趣和内涵的侧面或场景。
2。抒情性散文
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怀。常见的有写景散文。在写景绘物中融注创作主体的情感,实现情景交融,引领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既给人美的享受,又予人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启迪。好的写景散文融历史、地理、文学价值于一体.
3。说理性散文
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也不乏抒情。
散文特点
散文的特点主要是“形散神不散".“形散”表现在取材自由:可以写人记事,也可以绘景状物;同时表现在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或象征、或衬托、或对比;还表现在表达方式不拘一格。
阅读散文要了解其“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能通过文章的中心句以及暗示主题的关键字词、句段的分析来理解文章所体现的“神”.
散文的
主题理解
脉络线索
要把握行文的脉络线索,要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赏析语言
阅读散文要善于抓住关键句加以理解体会,领悟散文的语言优美、质朴自然、凝炼畅达、富有哲理等特点。
表现手法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
1。象征
是“托义于物",即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来表达某种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以激发人们的感情。运用象征手法,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象征体与本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或相关性。
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或两种事物在空间或时间接近的基础上产生联想,或两种不同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所展开的联想。运用联想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力求自然,合乎情理。
3.衬托
以他体陪衬本体的写作方法,本体与他体有主次之分。衬托有两种:一种是正衬,又叫陪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二是反衬,是用相反的事情来衬托。
4。对比
.
其它常见的表现手法
⑴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⑵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⑶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⑷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⑸咏物类:托物言志
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散文基础知识表格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