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双证书 制度对高职教学管理的要求.doc谈“双证书”制度对高职教学管理的要求
褚海燕
摘要:高职教育实施“双证书”“双证书” 制度对教学内容、学生实践能力、师资力量和学校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关键词:“双证书”制度;高职教学;要求中图分类号:G647. 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 2080(2007) 01 一 0102-02
高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其目标就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技能与知识,并 能在生产实践中熟练运用和得到发展,成为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中 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 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就要求高职生 既要获得毕业证书又要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双证书”制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 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此“双证书”制度给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一、 “双证书”制度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为适应“双证书”制度的要求,高职教学必须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内 容和课程体系,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衔接起来,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掌握最新的工艺和技能,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基础,制订符合 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高职人才培养计划。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构建课程体系时,以行业的 职业资格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为依据,确定该专业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 求,淡化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把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实训、工作项目上,使学校教学内容直接、准确地反映职业实际工 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用证书推动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培养既有学历证书, 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奠定基础。高职教育还应该及时将 最新科技成果纳入教学体系,更新充实教学内容,力求使教学内容及时反应对职业能力需求 的变化信息,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和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二、 “双证书”制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随着就业市场高职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出现,以及用人单位希望录用可达到“零距离”上 岗要求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特别是专业实践技能,基本上不需
要再进行岗前培训即可直接顶岗工作。因此学校应科学制定实践教学计划,保证实践教学贯 穿教学的全过程,合理确定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屮所占的比重,并对实践教学提出 不同的要求,使之贴近企业对高职人才“零距离”上岗的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对学 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加大实践课时比例,确保职业技能训练的课时量;针对高职实践教 学的特点,采用科学、先进、适用的实践教学方法,在突出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 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知识和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践教 学的加强是多途径的,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可在极短时间内模拟生产现场的各种运行状态,在 教学上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生产教学”一体化;通过校外实习基地中高级专业技术 人员的指导,使理论和实践都符合生产现场需要,实现从一个学生到“企业人”的转变。
三、 “双证书”制度对师资力量的要求
“双证书”制度要有“
谈双证书 制度对高职教学管理的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