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管董明珠的“任性”?
互联网时代考验的不仅是信息传播速度,还有迅速反应能力。马云的一句“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从疯转于网络到京东进行回击,再到马云致歉,前后不足48小时。而相比马云的迅速反应和幽默收场,珠海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因“畅所欲言”而招致的“破格行动”,则显得有些覆水难收。
董明珠先是在公开演讲中说,小米入股美的是“两个骗子”的联手;又在经销商大会上称,不买格力空调的都是“脑子有病”,并放出要对全国市场进行“清场”的豪言。
董明珠如此“任性”,但其引发的后果并不是她个人的事,已经波及到了她所在的企业。企业领袖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随时都可能掀起舆论波澜甚至是商界大战,但是身为董事长在发表言论时,是否应该有些分寸?
事实上,董事长的言辞应受到董事会的监督和约束,而这也是公司治理完善的体现。特别是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其对外发言应由董事长秘书或新闻发言人负责。如果董事长要发言,也应是董事会认为董事长的发言处于更有利于企业的时机,方可发言。
在这样一个信息交流时代,企业领袖在公共场合发言也是企业宣传品牌形象的契机,但言多必失的错误防不胜防。这对董事长个人意识、董事会反应能力、董事的履职能力等都是考验。但是很多董事长都有
“企业即个人、个人即企业”的思想,这一点最容易造成其随意表达。因此,董事长要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而是代表着股东利益。
而对已经遭遇言论危机的企业来说,这也恰恰是令董事会职能提升的良机。一切突发事件均有助于打造一个具有免疫系统的董事会。接受问题、反思问题,并制定和启动相应程序,才是完善治理的途径。
谁来管董明珠的“任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