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数字化工业遗产博物馆.doc龙源期刊网
刍议数字化工业遗产博物馆
作者:王赛兰 来源:《旅游学刊》 2013 年第 05 期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应用
根据国际工业遗产联合会 2003 年在《下塔吉尔宪章》中的定义,工业遗产由工业文化的 遗留物组成。英国是最早开始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国家。保护的范围不仅包括蒸汽 机、核电站,工矿地、农产品加工工厂、各种商业性建筑、工人的住房、工厂主的管理和办公 建筑等都被涵盖进工业遗产的范畴。在国外老工业区改造成功的案例中,德国鲁尔( Ruhr)工
业区一直被视为经典案例。它用 10 年的时间将一个落后、陈旧的老工业区改造成为一个工业 遗产旅游(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胜地。在 20 世纪 90年代,鲁尔区兴建了 200 余座工业 遗产博物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利用旧产业建筑改造为馆舍的遗址性博物馆,例如,亨利钢铁 厂(Henrichshuette)、措伦采煤厂(Zeche Zollern)和关税同盟煤炭焦化厂( Zollverein )都是 成功案例。
我国也一度形成了建立工业遗产博物馆的热潮。据统计,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近现代 工业遗产博物馆不下五六十座。其中遇到的问题也非常多,比如陈列设计低级、管理落后等都 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因素⑥ 。虽然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意见,但是因为现实原因,很多问题还是 无法解决。所以我们将眼光投向了新兴的概念 —— 数字博物馆。
目前已经推上网络的博物馆总数达到三四百万之多。这些博物馆涉及各个方面,从科普知 识、历史文化到艺术收藏,几乎涵盖了博物馆的方方面面。以世界上最成熟的数字科技博物馆 —— 旧金山探索馆网站为例,每年有 2 万人次访问此网站,这个数字是每年造访探索馆人数的 30倍。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布了一份关于 新媒体与博物馆观众参与 "的报
告,这份报告显示了互联网对博物馆的巨大影响。 81%的机构认为,网络和数字技术对藏品的
宣传 “非常重要 ”;
刍议数字化工业遗产博物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